第(2/3)页 如果说每个人有自己的导师,那么赵胜毫不怀疑,自己的导师就是皇太孙殿下。 “属下回去后,会重新要求小组组员们,推论出新的应对方案。” “很好。” 朱高炽笑道。 “还有技术司的小九,他不愿意来京城,托我告诉皇太孙殿下,民间商行挖走的工匠越来越多。” 赵胜说道。 朱高炽没有在意。 中华重工未来的方向,是垄断基础能源,以及国家命脉行业,其余的行业,由中华重工与民间商行竞争。 朱高炽绝对不会偏袒谁。 谁的能力强,谁就多占市场份额,谁的能力不行,谁就关门大吉,但是用人制度必须控制在工民联合部的规章制度下。 工人,工匠,学者等等。 他们既在技术司和科技司挂名,获得人才津贴,又获得工民联合部的权益保护。 宗旨就是无论他们在中华重工,或者中华重工体系,乃至中华重工上下游产业链,以及民间大商行,任何地方的待遇和福利是一样的。 为他们的自由流通提供了保障。 “工匠离开所在的州府,需要向当地衙门报备,同时在新的地方登记。” “是为了保障大明的工匠不外流,但是国内大部分地区是任由通行的。” “从人才、资金各方面,给予中华重工体系和民间商行一样的扶持政策,并不分内外。” “所以工匠们的去留,不能给予限制。” 中华重工只能给予稳定。 在工钱上,反而中华重工要降低收入差距,缩小人们的贫富水平,最大化的促进中产阶级。 利益上,民间商行更为的灵活。 并不是每个人都追求稳定的,更有技术司和科技部,乃至工民联合部的保障,相当于给了人们离开中华重工的底气。 赵胜明白了皇太孙殿下的想法,于是离开了文华殿,按照新的思路,开始推论起应对方案。 “这段时间来,你辛苦了。” 当赵胜提出离开的时候,朱高炽安慰道。 “属下不辛苦。” 赵胜终于露出笑脸,愉快的笑道。 朱高炽也没有继续多言。 赵胜可以求见自己,已经是他最大的资本,许多的官员都没有他的特权。 离开了文华殿,已经是中午时分,于是赵胜去了文华殿的伙房,吃了一顿堂食。 文华殿不只是一个宫殿,周围有建筑群。 是具备了政事功能的办公区域,有不少的职能部门,包括内阁也在此地。 食堂很大。 地面干净,桌面整洁。 小黄门,吏员,车夫,马夫,侍卫们都在这里吃饭,热水烫煮过半个时辰的餐盘,上面还留着余温。 四菜一汤。 赵胜干净利落的吃完,在许多指指点点的氛围下,把餐盘递交桶中,然后平静的离开。 “就是他啊。” “对,大明最大的屠夫。” “哈哈。” 身后的传来的声音,让赵胜加快了脚步。 乘坐公车回到了调研司,进入了他所负责的调研室。 室内。 组员们士气低下,许多挂名不用长期坐班的学者们,许久没有来了,赵胜安抚了士气,重新布置了任务。 忙碌间就到了下班的时辰。 赵胜如常的下班,没有选择在伙房吃饭,第一个离开了调研司,一路乘坐公车回到坊区。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