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页 可惜人力有所穷,拔苗助长起来的东西,注定了他们少了一些工人精神。 那么大明同样如此。 工业化发展不是社会意识达到的高度而自然发生,是朱高炽一手推动起来的。 所以同样的道理。 朱高炽不信任当下的人们,能解决工业化发展过程,在大明即将发生的大问题。 朱元璋不行,朱棣也不行。 他们能延缓这个过程,但是解决不了核心问题,终归会爆发,爆发的越晚,积蓄的能量越大,造成的破坏越大。 例如大明。 大明晚期早该亡了。 结果拖到最后,亡得太不是时机,造成的破坏太过巨大,给了外族征服的机会。 大明不但可以亡,还能提前亡。 但是大明可以亡,而天下不能亡。 古人很早就提出的族国观念。 可惜大明亡的太晚,导致天下也亡了,造成了中华文明巨大的悲痛和损失。 新内阁阁员,历史上的三杨之一,北平当初轰动的三杨问道,杨溥主动说道。 “金州使用了许多阉工,建设的过程中,造成了伤病不是少数,促进了金州医学的发展。” “金州医学经过大量的研究,医学上有了蓬勃的发展。” “工业化发展,促进了农机行业的发展,还有化肥、农药行业的兴盛。” “人们的食物更加富有,根据金州大夫们的说法,人们身上的能量大大增加,不光寿命增加,风寒之类的病状,也不再易的夺走人的性命。” “助产钳,接生技术的提升和统一标准,可见生产力的发展,带来的是方方面面的变化。” “因此北平的人口出生率,达到了惊人的成就。” 不就是十几万新生儿吗。 杨溥不懂皇太孙殿下为何忧虑,他认为这是好事。 朱高炽笑了笑。 工业化发展的第九个年头,的确涌现了一批工业化发展道路上的人才。 不过他们仍然具备局限性。 因为他们不如自己站在前人的肩膀上。 如果北平人口的增长,只是当下的高度,朱高炽是可以接受的,但是他深知,可怕的是巅峰。 从北平到金州先后发力,然后是大宁,开平,今年开始,陕西,山西两地也开始大增长。 在中国原本先进的农业技术上,又有了更大的物资基础,带来的变化让人震惊。 北平行省工业化程度深,统计的效率更快。 今年北平行省的出生人口减去死亡人口,自然增长人口超过了十六万。 要不了两年,陕西和山西,以及河南,山东都会赶上这个数据。 等发展到南方。 每年自然增加人口三百万以上,随着基础的增加,越往后数字越恐怖。 如果是这样,朱高炽还能想办法。 但最怕的是巅峰。 后世第二个十年,战争和自然灾害,与某动中,人口仍然不可思议的增加了一点九个亿。 英国更恐怖。 那个时期的英国,工人阶级活得非常艰苦,可巅峰最高达到了百分之十六的人口增长率。 无论是中国还是英国,都有这个巅峰,都在第二个十年。 同样。 这个巅峰只维持不到十年。 百分之十六的人口自然增长率是什么概念? 七千万人口的大明,一年增长一千一百二十万的人口,就算只有五年的巅峰期,那也是五千六百万的增长人口。 多了五千六百万张嘴。 后世人们常把那些年的贫困归入政策,其实主要还是人口增长带来的问题。 不然某计也不会被定为国策。 朱高炽穿越前的祖父,一对夫妻生了九个孩子,农村里同代老人,多是如此。 十一个人的吃穿住行,指望着一家不到十亩的田地,在以农业为主的国家,是多恐怖的概念。 英国有庞大的殖民地供应,而且人口基数毕竟少,增加的人口,终归只是几百万而已,能被轻易被抹平。 中国不一样。 同样的发展,印度比中国外部环境更宽松,为何印度不如中国经济发展速度?因为他没有解决这个问题。 那么大明的人口,等于整个西方人口,没有任何地区供应的起大明的需求。 殖民地模式,撑不起大明。 只有一个方式。 每户一百亩以上的土地,坚持到这些孩子的长大,二十年内,需要增加五倍以上的耕地。 而传统的农作业模式,有无法支持起大片井模式。 机械化农业是唯一的道路。 保证以人为本的制度。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