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页 加上夏和元朝都如此悬殊,那么如果去掉元朝,辽金夏更不值一提了。 书籍代表了文化。 文化能预示文明,文明就是生产力。 朱元璋很担心。 他一直致力于消灭内部矛盾。 减轻百姓的负担,从军事到生产,是他当上皇帝以来,一直在做的事情。 虽然受限于时代的局限性,可无法否认他的方法,已经是当下最合适的。 回到了皇宫,朱元璋去了文华殿。 文华殿。 朱高炽在案几后,他的前方满是奏疏,什么九九六,他是零零七,让人欲哭无泪。 上辈子九九六,这辈子零零七,越活越回去了。 难怪朱棣跑的快。 朱高炽忍不住的怀疑,朱棣是不是想要撂挑子,这才要亲自去西征,否则为何去的这么急。 “圣人。” 门口的声音,打断了朱高炽的思路,他连忙起身上前行礼。 “皇爷爷。” “怎么样?”朱元璋笑呵呵的问道。 整日处理奏疏可不是愉快的事情,反而很枯燥无味,就算有了内阁,也需要亲自翻阅一遍。 他怕孙子不能吃苦。 朱高炽倒不觉得累,主要是单调。 “一切还好。” “不错。” 朱元璋对这个大孙子还是很满意的,虽然有些他看不惯的地方,但是在治理国家方面,的确有他的一套手腕。 “皇爷爷今日去了哪里?” 朱高炽关心的问道。 朱元璋已经七十二岁了。 可能因为朱棣替代了朱允炆,让朱元璋减少了忧愁。 历史上,朱棣的表现,朱元璋看在了眼里,心里的忧愁,肯定是有的。 如今有了新的决定,心里的矛盾没有了,加上提前放权,身心都得到了放松。 没有再如历史上一样的病逝,倒也不算意外。 金州大夫们的精心照顾,提出了很多要求,可朱高炽听到部分,也有部分没有听。 朱元璋的年龄,除了保证睡眠,伙食的营养方面,让他保持心情愉悦才好。 既然喜欢微服出访,没有什么好劝慰的。 又能让他高兴,还能活动活动,对老人有好处的事情。 历史上活的最久的皇帝是赵佗,活了一百零几岁,其次是乾隆,活了八十七岁,然后是梁武帝,活了八十六岁,再后是武则天,活了八十二岁。 朱高炽不知道朱元璋还能活多久,因为历史已经变了,但是最好活到八十岁。 因为朱高炽希望自己能为朱元璋举办一场八十寿宴。 相信到了那天。 大明将会是新的高度。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