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五十三章 朱高炽的蓝图-《工业大明从北平开始》


    第(2/3)页

    作为这里的唯一一个缺口,阿拉山口成为了如此巨大的狂风的唯一的出口。

    因此阿拉山口的风也是出了名的,可以把人吹上天。

    每年只八级以上的大风,就会刮一百六十多天。

    听完了陈诚的介绍,朱棣静静的看着舆图,脸上露出了些震撼。

    连绵不绝的大山脉,已经阻止了大军的进入,唯一的缺口还是常年大风不断,可以把人畜吹上天的地区。

    这就是人力不及的天险。

    朱棣突然说道:“难怪鬼力赤要拿下哈密。”

    比起哈密,亦力把里的诱惑不应该更大么,而且哈密已经向大明称臣,入侵哈密就有引来大明回击的风险。

    通过陈诚的舆图,朱棣一下子懂了。

    大漠想要南下亦力把里,仅有的通道就是哈密,因为亦力把里这边的口子,也就是阿拉山口太过危险,而且难以通行。

    鬼力赤只有通过哈密以北的山脉缺口进入哈密,才能从哈密入侵亦力把里地区。

    然后从亦力把里的准格尔盆地和塔里木盆地之间的通道,别失八里到亦力把里,从亦力把里到俺的干,顺着帖木儿的行军路线,进入中亚西亚。

    简而言之,突厥和蒙古西征的路线。

    哈密,亦力把里,中亚,西亚的通道,其实是自然环境决定好了的路线。

    无论事物如何变化,人类都按照自然环境跟人类留下的口子钻来钻去。

    后世学者常言,中国因为处于东亚,山脉挡住了中华文明。

    换句话说。

    这些山脉保护了世界,阻挡了中华文明向外漫延的脚步。

    匈奴人失败西迁。

    鲜卑人失败西迁。

    突厥人失败西迁。

    失败者们去了新的土地上,征服了当地,在中亚西亚建立了一个又一个的国家。

    帖木儿一边选择西征,建立帖木儿帝国,一边选择向大明称臣纳贡,证明了哪边更容易厉害。

    大漠与中原竞争的失败者,促成了源源不断的西征,然后从西方满血复活,而中亚西亚与西方竞争的失败者,却没有东征成功过。

    朱棣突然明白。

    哈密和亦力把里虽然很大,可实际需要控制的地区并不大,只要能控制中间狭长的平原地区,因为不多的河流就在这里,而且河流都是内河,周边无边无际的盆地和沙漠就能归入治下。

    想清楚了原委,朱棣没有急着西行,而是做起了规划。

    塔里木大沙漠是无人区,从沙漠里出来,能活人的地方就是西海。

    西海就是后世的博斯腾湖,是后世中国境内最大的淡水湖。

    而博斯腾湖又属于封闭的山间盆地——焉耆盆地,只需要修建一处关卡。

    因此朱棣要求在西海修建一处关卡。

    扩建土鲁番,委鲁母,别失八里三大城,在三地开垦荒田,从内地迁移五万户军户。

    朱棣的计划很快送回了京城。

    此时。

    朱高炽正在与工部尚书和金纯,工业计划部,经济调控部,军工联合办,中华重工总部大掌柜高珍等,在文华殿商议湖广之事。

    高珍有些急了。

    皇太孙要求在湖广武昌府建立大明冶铁中心,而冶铁行业可谓是中华重工的核心根基之一。

    工部尚书金纯支持皇太孙的计划。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