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页 朱元璋上朝,身边带着朱棣。 朱棣被封为太子。 监国。 朱高炽被封为皇太孙,并且下旨从全国挑选贤才入东宫教授皇太孙读书。 举国哗然。 朱棣被封为太子,人们已经有所预料。 但是人们没有想到,圣人竟然会指明朱棣监国,更多的人被东宫教授皇太孙读书的旨意所吸引。 没有人可以忽视这道旨意。 “这是圣人在为皇太孙铺路啊。” 有读书人说道。 皇太孙。 不在是朱允炆,变成了朱高炽。 “太子正当壮年,而圣人早早的就开始培养皇太孙,为皇太孙培植亲信。” “十年二十年下去,皇太孙就是有史以来最稳固的国本,谁也无法动摇。” 随着旨意的昭告天下。 天下人都在讨论应天府的变局。 原来那些还在为朱允炆抱不平的舆论,一夜之间被压了下去,人们都在感叹圣人对皇太孙的看重。 山东。 朱高煦也被好消息打蒙了。 大哥慎之又慎,所有人都跟着担心起来,结果仿佛一拳打在棉花上。 各种好消息不断。 先是朱允炆被改封为越王,只是可惜被封去了广东,到底是个隐患。 对于大哥。 朱高煦有些羡慕。 大哥的风头太让人惊叹了。 被朱高炽赶回来的葛诚,意有所指的说道。 “小王爷本就深得王爷的重用,如今再有圣人的培植,这就是冉冉升起的皇太孙一系啊。” 葛诚强调道:“是史无前例,比当初太子一系还要庞大的势力。” 朱高煦耸了耸肩。 “我大哥不是小王爷了,是皇太孙殿下。” 听到朱高煦的懂事,葛诚露出笑容。 如今天下大定。 哪怕是北平系的文武,也不希望再有任何的意外。 已经是最完美的结局了。 天下大喜啊。 随着朱棣被封为太子,许多官员选择了辞官。 兵部尚书茹瑺。 辞交了兵部尚书的职位。 在离开京城前,他去祭拜了前太子朱标一番。 在守灵士兵的注视下。 茹瑺一一摆上自己的贡品,以及自己写的奠文,边哭边烧,闻着动容。 他是太子少保。 受前太子之恩情。 如今愧对于前太子,更无颜待在朝堂,而且茹瑺有自知之明。 他掌领兵部尚书一职,太过重要了。 恐怕新朝容不下他,没有人会放心的,他也没有脸留下来,更不在乎现在的权势。 “太子啊。” “今日一别,臣恐怕再也不能来了。” 茹瑺整理了自己的仪容,在太子陵前重重的磕了三个响头,然后孤寂的离开。 不日。 茹瑺带着自家的随从,拒绝京城好友们为他举办的离别宴,悄无声息的离开了京城。 兵部尚书是国之重器。 金忠被朱棣从北平调来,担任兵部尚书,并且为东宫太子太保。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