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页 因为工具的限制,这个世界上有名的天文学,都是以地心说为主,包括中国也是如此。 连浑天说,世人都难以接受,何况马蓬瀛提出的日心说。 这太超过普通人的三观了。 马蓬瀛按照大会组织社书信上指出的最优路线,先乘坐漕船抵达山东,山东有了铁道,开始乘坐火车。 几日的时间就抵达了北平。 这趟远行令她大开眼界。 各新城区,道路,铁道不提。 根据书信的地址,她最先找到大会组织社所在地,会社的工作人员得知她是马蓬瀛,连忙慎重的招待了她。 并且为了照顾她在北平的生活起居,专门安排了一名女性工作人员,带领她熟悉北平的生活。 北平大量的女性加入了工作。 北平的社会风气,更让马蓬瀛爱不释手,她已经不想离开北平了。 她在犹豫,要不要劝夫君搬来北平。 大会召开的前夕。 一场又一场的学者交流会,马蓬瀛遇到了许多志同道合的人,与这些人的交流,让马蓬瀛的思想发生激烈的碰撞。 无数的思想火花诞生。 “马先生,您在天文学上的成就和眼界,已经是顶尖的人才,我建议您接受技术司的邀请,去参加评定流程,获得北平的人才补贴金。” 一名学者认真的提议道。 “获得了人才补贴金,您还可以去粮票银行申请购屋贷款,北平在这方面,对于获得人才补贴金的人,会有单独的高额补助。” 学者穿着整洁的工字装。 他的眼里并没有把马蓬瀛当做妇人,而是当做一名可以平等交流的伟大学者。 学者很温和,笑容也柔和。 “金钱对于我们这些人又算的了什么,但是有了保障的生活,才能全身心的投入自己的爱好不是么。” 学者的话,让马蓬瀛忍不住咬起唇。 越了解北平,她就越舍不得北平。 “报纸上常说规模化才能提高工厂效率,其实知识也是如此,只有更多的学者形成交流,才能有更高的成就。” “我回去后和我家夫君沟通一番,如果我家夫君能同意,我就来北平。” 马蓬瀛说道。 “既然如此,可以先参加技术司的评测。” “还是等我和我家夫君商讨后吧。” “我能理解您的顾虑。”学者解释道:“通过了技术司的评测,并不是一定要留在北平,无论日后您来不来北平,都不会有影响的。” “而且获得北平学者称号后,还有一定的政治待遇,好处有许多。” “谢谢。”马蓬瀛松了口气。 “不客气。” 大会组织社不但提供了学术交流的场地,还提供了优越的居住环境和就餐环境。 同时送给了大剧院,歌剧院的门票。 只有一个宗旨。 服务好学者们。 马蓬瀛在空闲的时候,按照手里门票的日期,准备去看看北平大剧院的戏曲。 她这段时间结交的一些朋友们,都说北平大剧院值得去看看。 等离开了学术圈的氛围,她才发现北平的市井有些莫名的风气。 每个人的脸上,好像都有愤怒。 亦力把里的事情,在北平通过马行的盘子,闹得人人皆知,可谓是群情愤慨。 社会报这才主动透漏了亦力把里,铁道工程队被袭击的消息。 北平的百姓们受不了。 现在是北平百姓们自信心最强盛的时候。 自家的王爷要成为储君。 自家的经济模式正在推广北方。 许多百姓成为了工人,从工人成为熟练工人,一批又一批的支援各地,成为大小的管事。 新军立军以来,所面对的战争从来是势如破竹,无一合之敌。 他们踊跃的参加各项社会活动。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