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四十一章 方孝孺的好徒弟-《工业大明从北平开始》


    第(2/3)页

    “你交代的太少了。”

    “你们说了不骗我的。”

    “但是我们无法知道你有没有骗我们,而且你说的太少了。”

    工作人员冷冷道,想要逼出更多的东西。

    汉子一脸的绝望。

    ……

    朱高炽的办公地点,已经从中华重工总部搬迁回到世子府。

    除了政务上的考虑,还有安全上的考虑。

    “根据下面收到的消息,有人在北平串联过卫所的军官,通过审问后得知,来人叫做廖镛,是勋贵之后,目前已经不在北平。”

    调查部负责人廖荣,还有朱高炽的三弟朱高燧,两人神情严肃。

    宋晟,房宽,陈亨,朱能,郭铭,周兴,赵安等。

    北平,大宁,开平,山西,陕西,辽东各地的将领也在场。

    对于卫所军官串联的事情,没有敢不重视,不知道小王爷会如何处理。

    每个人的神情严重,心中各有想法。

    “廖镛?”

    朱高炽没想起来,大明的开国勋贵凋零的只剩下两位,一位在京城负责禁军,一位被派去了云南。

    大量二代的勋贵,主要留在京城,只有被委任差事的时候,才会去外地公干。

    一直到靖难后,京城迁都到北平,大明有了两个京城,朱元璋一代的勋贵之后多数留在南京,靖难之役起来的勋贵,大多留在了北京。

    现在的北平没有勋贵,前几年是有的,例如颍国公傅友德,当年来过北平带过兵。

    历史上未来也会有,等朱允炆登基后,往北平也派过勋贵来抓兵权。

    包括办蓝玉的前一年,不少的勋贵派出去各地练兵,这些勋贵会在公事结束后返回京城,或者调任其他的地方。

    “廖镛因为其母的原因,导致他没有继承到家中爵位,只是一名舍人,但是早年拜了方孝孺为师。”

    “是他呀。”

    朱高炽想起来了。

    听到对抗自己的是方孝孺师徒,朱高炽反而心里松了口气。

    方孝孺有才。

    的确有才。

    但是人无完人,方孝孺不适合独当一面。

    他带出来的徒弟廖镛,通过其历史的表现,更可以看出政治觉悟之低。

    方孝孺被朱棣杀了。

    谁都可以去收尸,都有可能不会被处罚,毕竟方孝孺的名声在那里,唯独勋贵不能去。

    当时的廖镛已经深得朱允炆信任,短短几年一路提拔为都督,接触到了军权。

    你一个掌握过军权的勋贵,去跟大名鼎鼎的方孝孺收尸,哪个上位者敢睡得安心?

    结果自然也是被杀了。

    但是反过来看,两师徒何尝又不是坚韧之人呢,一条道走到黑,信念之强。

    所以也不得不防,朱高炽很快有了判断。

    “此人来了一趟北平,看来联系了不少人,此人离开后我们才收到消息,的确有很多人对我不满啊。”

    朱高炽感怀道。

    “他们敢!”朱高燧大声说道,“谁要是敢对大哥不满,咱第一个不放过他。”

    获得大哥支持的朱高燧,开始在外面做起了事情来,做起事就掌握了权利。

    现在的朱高燧,心里很佩服大哥。

    “你还能看透人心不成,人家心里不满,难道你看得出来,这件事啊,没有对错,只有利益。”

    “小王爷请放心,属下以人头担保,军队绝对忠诚于小王爷。”朱能坚定的说道。

    许多人都出声证明。

    朱高炽却感叹了起来:“人为财死,鸟为食亡,多么至上的道理。”

    “廖荣,你知道我为何看重你。”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