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三十六章 魏县县改市-《重行官途》


    第(2/3)页

    可是赵华不得不考虑这件事情对小青的影响,人家小青还是个黄花大闺女,这样的流言蜚语在榆林县传开了,对她以后的生活影响很大。既然冯怡舒把小青招到家里来,赵华也就把小青当作是自己家里的人,不得不多考虑考虑。

    至于说他赵华拿什么好处,这点小钱赵华压根就没有看上,至于别人怎么说,嘴在在人家的身上,自己总不能去把人家的嘴给堵上吧,,,只要自己行得正就行。

    赵华点点头,表示知道了情况,石磊也是点到为止,他对赵华说道:“那没什事情,我就先下去做事了。”

    石磊刚走出办公室,桌上的电话就响了起来,赵华拿起电话,说道:“你好,我是赵华,请问哪位。”

    “赵县长啊,最近听说赵县长十分的忙碌,帮助我们县的二个企业纷纷的登上了央视黄金时间段的广告啦,而且金福酒还成了央视的广告广告标王,我这个当时间的可要好好的感谢赵县长呢啊!”谭县长在电话里打趣着赵华。

    赵华虽然离开了魏县,但是和谭良富的感情那是一辈子的感情,他们也算作是忘年之交。赵华和谭良富也经常的通电话,了解彼此的情况情况,还有就是武姨也常打来电话关心赵华的身体。赵华回到魏县,也必然去拜访谭良富和武冬梅。只不过现在赵华的事情实在是太多了,,也没有什么时间回到魏县。

    就连赵华的父母想儿子了,也是来到榆林县。赵娟给二位老人买了一台车,虽然二位老人现在已经是千万富翁了,但是他们对这些钱是完全完全没有概念。去镇上买东西,还为了一毛二毛的很人家讨价还价,估计这是最抠门的千万富翁了。赵家村的企业今年的销售额可能要突破亿元,魏县为了扩大赵家村的影响力,已经把周围的几个村子也合并给了赵家村。

    赵东生也没有任何的意见,现在石英砂所带动的产业规模不断的扩大,赵东生本来还为赵家村的地方不够大而烦恼呢。

    赵娟给二位老人也买了一辆车,还给二位老人配备了一个司机。赵东海和严桂香哪里愿意啊,自己也就是个老农民,配备一个司机那不是不是折他们的寿嘛。不管赵华和赵娟怎么样劝说,二位老人就是把答应。赵华没有办法,只好把那个司机安排在赵家村的厂里上班,但是编制并不在赵家村企业里面,父母他们有什么事情要出去,司机优先服务二位老人。

    对于赵华这样的安排,二位老人觉得还算满意。老二口虽然是赵家村公司的最大股东,但是他们从来不过问公司的事情,他们也不懂。公司里面的一些重大的事情,总经理赵东生也不去找他们夫妇二个人,而是直接找赵华。二位老人有了车,也经常来榆林县看望儿子,每每走峱县城还要捎上谭良富的妻子武冬梅。

    赵华见谭良富的心情好像很不错,说道:“谭叔,有什么好事嘛!”

    谭良富说道:“魏县成为县级市的申请已经得到中央和国务院的支持,很快就要下达文件。”

    赵华知道魏县在申请县级市,但是最近一段时间在首都,并没有关注过这一情况。。关于魏县县级市的申请,吴国红还特地给赵华打过电话,询问赵华的意思。吴国红担心云落市这样一个经济落后的内陆城市,魏县要申请县级市是谈何的容易。不过吴国红作为一个经济研究者,她知道县改市的好处:

    不增加新的县级建制,有利于减少机构编制,减少管理成本。  有利于城乡经济协调发展,在整县改市条件下市域内既有城市经济,又有农村经济,可以较好地统筹城乡资源,实现城乡经济互补、优势互补及城乡社会大融合,特别是有利于以城带乡,发展城市反哺农村,加快农村经济社会的发展,从根本上解决“三农”问题。  有利于避免切块设市带来的市县矛盾,在切块设市模式下,如果块切太大了,县域发展受到严重削弱,如果块切小了,市的发展没有足够空间,一段时间后市县矛盾日益尖锐,最终不得不再进行行政区划调整。近年来大中城市郊县撤县设区大多源于此。  有利于节约耕地,提高城镇规模效益。

    赵华说道:“既然魏县县政府有这样的决心,我看姑姑你还是要支持一下的。”

    赵华清楚这些年,魏县在企业股份制改革方面走在了全国的最前列,一下子盘活了县里的经济,很多原来经营困难的企业现在也散发了活力。只是魏县的经济本来就落后,成为阻碍这些企业的发展瓶颈。在企业规模上,扩大效应等等方面都存在着一定的困难。魏县要出大型企业目前还很困难。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