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百三十八章 技术先驱-《好莱坞制作》


    第(2/3)页

    在过去几年中,卡梅隆不断在对这项技术进行完善,使之呈现出更强更动感的立体效果,而同时又不会令观众头晕。随着多次实验与应用,这项技术日渐成熟,最终才被运用到《阿凡达》的拍摄中。

    可以说。没有过去这些年的实验和改进,就不会有《阿凡达》的诞生。

    这也是杜克从没有考虑过《阿凡达》的原因,随便将这部影片拉出来就能拍摄,那简直比天方夜谭还要天方夜谭。

    不仅仅是如此,在詹姆斯?卡梅隆的介绍下,杜克又看到了几种新设备。全是世界之王为新片开发以及改进的新技术。

    《阿凡达》的绝大部分画面都要依靠cgi生成,因此在拍摄中。真人表演与最终的cg画面必须契合得天衣无缝才行。

    为了达到这个条件,卡梅隆专门开发了一种虚拟摄像机。以便在拍摄真人表演时能够更准确的进行预览,这种摄像机可以实时观察演员的动作与虚拟世界的交互,从而让导演即时调整和指导每一场戏。

    在演员表演的同时,他就可以通过一旁的lcd屏预览到演员“化身”为近3米高的蓝色纳美人行走在潘多拉星上的画面效果。

    据卡梅隆介绍,这项新技术渲染出来的画面更具直观性、可视性,能让制作人即时看到现场表演镜头中的虚拟背景是什么样子,精确的判断是不是想要的最终画面。

    卡梅隆对杜克如是说道,“它就像一个强大的游戏引擎,如果我想在空中飞或是改变视角,我立刻就能办到。我还可以把整个场景变成50:1的模型布景,在里面穿梭。”

    此外,与杜克过往拍摄的魔戒三部曲和《钢铁侠》等动作捕捉影片都不同,詹姆斯?卡梅隆同样革新了动作捕捉技术。

    拍摄时除了需要演员在拍摄时穿上布满捕捉点的紧身衣裤外,摄影棚内还同时架设有一套“协同工作摄像机”来完成此项工作。

    这套系统由布满在摄影棚顶部的上百个数字摄像机组成,形成一个捕捉舞台。

    摄像机通过追踪现场led灯打出的近红外光谱的反射,将捕捉到的数据传输到一套系统中,再将光谱的反射与演员的运动进行组合分析,得出整个镜头的立体模型。

    之后,这些数据再被映射到后期的计算机处理,从而令cg场景呈现出高度拟真的效果。

    如果单从技术上来看,这个世界所有的导演都要在詹姆斯?卡梅隆面前自愧不如。

    在杜克看来,这个片场暴君才是真正的电影奇才,即便那些拿金狮、金熊、金棕榈乃至小金人的导演再不服,哪怕那些影评人再贬低大船,都无法更改一个事实,对整个电影业的发展来说,詹姆斯?卡梅隆所做的贡献比他们要多得多!

    简单的在摄影棚里转了一圈,杜克并没有多待,准备离开的时候,他说道,“詹姆斯,如果有需要,可以直接打我电话。”

    “你对我很有信心?”詹姆斯?卡梅隆的话脱口而出。

    杜克耸了耸肩,“我们在《泰坦尼克号》上有过愉快而又成功的合作。”

    想到当年杜克在《泰坦尼克号》上对他的全力支持,詹姆斯?卡梅隆轻轻叹了气,说道,“《泰坦尼克号》的成功的确是一件让人满足的事,我在之后拍摄了数部纪录片,可以说已经基本脱离了原来的圈子,我需要改变一种工作和生活的方式,拍摄那样的电影是一件非常折磨人的事。”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