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4章 六杀军纪-《风起北梁》


    第(3/3)页

    幸亏如今还是夏季,若是到了冬季,恐怕宜阳县要冻死不少人。

    萧历还是低呼了宜阳县的严重程度,一直皱着眉头,吓得赵德昌不听擦着冷汗。

    沉默了一刻钟,萧历终于开口了。

    “赵大人,宜阳县这样不行啊。夏日马上就要过去了,等到秋冬之日来临,宜阳县的日子怕是更难过了!”

    赵德昌一惊,他以为萧历皱眉是因为不能在宜阳县找到一个好的居住之所和娱乐的地方,原来是在为宜阳县百姓担忧。

    一时间,赵德昌内心有些感动,终于有人关心他宜阳县百姓的死活了。

    赶紧抓紧机会诉苦。

    “殿下,下官也没有办法,这宜阳县的百姓都吃不饱,哪里有力气去修建房屋?”

    “不过王爷放心,如今匪患既然已经除去,下官这就去安排百姓种植冬麦。”

    “等收获了这批冬麦,百姓们的日子就会好很多!”

    萧历回想起一路见到的面黄肌瘦,勉强度日的百姓们,叹了一口气。

    “怕是到了那个时候,不少百姓已经被饿死了吧?”

    赵德昌闻言一滞,没有反驳,低下头颅算是默认了此事。

    不过萧历却轻笑一声。

    “既然本王来了,自然不会让这种事情发生,否则有损本王的英明!”

    赵德昌一听萧历这话,连忙双膝跪下。

    “下官替宜阳县剩下的三千八百六十三名百姓,感谢王爷的大恩大德!”

    萧历记得,二十年前,东山郡一个县城少的有五千户,两万余人。多的有一万户,近四万人。

    如今整个宜阳县竟然只剩下了不到四千人,真是可悲可叹啊!

    萧历似笑非笑的说道:

    “赵县令恐怕早就等着本王那么说了吧,不然本王这一路上的凄惨之妆恐怕也太多了些!”

    赵德昌丝毫没有尴尬,拱了拱手。

    “王爷慧眼如炬,一切都瞒不过王爷,不过心系天下苍生,定然不会眼睁睁的看着宜阳县的百姓们等死!”

    萧历摆了摆手。

    “赵县令别给我带高帽子,既然这东山郡本王迟早要重建,那就从宜阳县开始!本王正好在黑狐、铁刀二寨缴获不少东西。”

    然后萧历又看向张墨岳。

    “悠然,给赵县令拨白银一千两,粮草一万石,作为赵县令的启动物资!”

    然后萧历又看向赵德昌说道:

    “本王的要求只有一个,那就是宜阳县的百姓不仅要从此以后不再挨饿,还要过的富足,安乐!”


    第(3/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