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十二章 邵飘萍南洋行(四)-《大总理》


    第(2/3)页

    这次之后,邵飘萍对这里的学校认识有了改观,这里的学生除了学校文化之外,大部分都会参加自己喜欢的俱乐部或是兴趣小组,他们组织的乐队,能够用交响乐的方式奏出中国名曲二泉映月和将军令,他们的武术小组甚至自己利用假期,组织起来到大陆学习八极拳。

    在国内的那些孩子求知欲虽然不下于这些孩子,但是他们只是被动地接受师长的教育,但是这些孩子却能够将自己的学习欲望转化为行动。

    不得不说,在南洋他们的军国民主义教育进是十分成功的,不过这种成功是建立在庞大财力上面的,而且南洋华人历来都有重视教育的传统,这样让他们的素质相比国内较高,拥有充裕的师资力量。

    而且他们的办学理念,不但重视纪律,更重视孩子们的主观能动性,纪律不等于僵化,学习不等于坐在教室里,这一点是他们办学的经验总结,不过现在看来,这种理念的确很先进,很有效。

    军国民主义教育,能够迅速地提高国民的国家民族意识,养成他们的遵守纪律的习惯,当年日本人看球赛之后,场地当中居然没有一点纸屑,这并不是他们民族有多少优秀,而是他们的军国民主义教育贯彻了明治维新之后的历史,让他们的民族养成了那种变态狂妄的国家民族概念,还有就是他们那种不可思议的纪律。

    因为老一代已经难以改变,张晓星也只能在社会生活当中加强他们的纪律要求,比如说公共场所养成排队的习惯,如果抓到插队者,对他处以治安拘留,在医院影院当中高声喧哗者,直接处以鞭刑,在社区当中实施卫生检查制度,如果长期不合格,将会对他们的职业评级产生直接影响。

    开始的时候,这种政策虽然遭到了很多人的抵制,但是在民族警卫队的强力推行下,现在很多人已经适应了这种纪律化的社会,他们的生活并没有因为这种纪律变得更坏,反而更加有效。

    原本他们需要等几个小时才能够做成的事情,如果按照这种按顺序排队的方式办理,需要的时间反而更短,原本因为争抢浪费的时间没有了,他们的效率更高了,渐渐的很多人也就习惯了这种方式,并且开始抵制那些不按照规矩来的人,这样,公共秩序也就形成了。

    一年的时间,已经足够让这些人初步接受这些秩序,但等到他们的子女长大之后,一直在这种环境之下长大的人,他们的一言一行当中必然就会带有这种印记。整个社会都会因此改变。这是邵飘萍对南洋这里的初步认识,这里很像日本,但是又跟日本有着截然不同的地方,如果说日本是那种极端狭隘的民族主义国家,那么这里表现出来的民族主义却带着一种宽容开放,除非是血仇大恨,他们能够接受任何一个民族成为他们的同胞。

    然后又回到了东华市,他辞别了贺照文,想要真正参与一下南洋华人的生活,在此期间往北京寄回了他关于南洋之行的一系列的通讯稿。南洋这个华人的政权虽然还有着这样那样的弊病,但是他的掌权者至少是真正在为自己的国民谋利益的,因此他们也得到了这些国民的支持。

    不过这次回到东华市,他却赶上了一次盛事,九月二十日,国家议会召开。印尼群岛正式更名为东华群岛,东华共和国将会在不久的将来成立。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