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页 曾纪泽在使馆休息了一天,第二天便独自去拜访了德国首相俾斯麦,谁也不知道他们谈得什么,不过俾斯麦派自己的马车仪仗亲自送曾纪泽回使馆,大队人马在柏林街道上耀武扬威,一时间各国使臣均议论纷纷,谁也想不到德意志帝国的缔造者会对清国的使臣如此礼遇。 接着清国使馆接连两天召开盛大的宴会,招待德国皇室亲贵、政府大臣和各国驻德使臣。在繁华热闹的宴会结束后,曾纪泽又亲自和俾斯麦及德**火巨商合影留念。 之后,德国各家报纸上连篇累牍的全部是关于清国使臣在德国的活动,一些评论家热切的在中德合作上做起了文章,不知名的人士把修改过的清**火订购单交给了报社,各大报纸纷纷转载,容克地主和军火巨商们高兴地像过圣诞节似的,金融界和经济界的人士也大放喜音,这么多的订单能给德意志带来多么可观的利润,能为德国人提供多少个就业机会! 《柏林日报》头版报道并配以曾纪泽的大幅照片:“……这位温文尔雅、真诚守信的清国使者在柏林的一系列行动让我们看到我们有了一位在亚洲可靠的朋友,清国这个远东的大国在历史上跟我国从未有过任何争端,清国的人民勤劳忠厚、文化悠久,对我国一直友好,不像某些欧洲国家那样一直压制日渐强大的德意志,在这批军火的后面我们还可以看到友谊和更大的利益……” 《大德意志报》报道:有些欧洲老牌的所谓绅士国家一直污蔑别国半开化不发达,如德意志、清国,然而他们忘记了这些国家和民族并不是一成不变的,在国际事务中,这些国家起到的作用将会随着国力的增强越来越重要,清国――中华,作为世界文化的发源地之一,他们的历史文化并不比我们任何一个欧洲国家差,我们还在半开化时,清国――那时叫明国,人们的生活水平已经超过了我们。一个强大的清国出现在亚洲符合我们德意志帝国的国家利益,因为历史和现实中,我们从没有任何争端,只有长久的友谊……” 各类报纸和杂志的转载难免会出现错误,这也是19世纪末信息不发达造成的必然失误,克虏伯兵工厂收到的订单被无限夸大,57毫米山炮从300门一直上升到1500门,25毫米全钢速射炮从500门被夸大到2500门,毛瑟步枪甚至达到了惊人的200000枝…… 曾纪泽及清国驻德使馆的一举一动都被源源不断的送回圣彼得堡,这正是唐汉明希望看到的。 这种密切的关系让德国各界对清国的使臣大开方便之门,曾纪泽再接再厉,一方面不断详细访查克虏伯和各家军火厂以及考察军事教育、轻重工业、科技项目,签订单、谈协议,召开记者招待会忙的不亦乐呼。德意志,这个二十年前才刚统一的中欧国家的发展速度和科技工业、国民素质都达到了让世界吃惊的水平,尤其是德国悠久的军事教育制度,曾纪泽深深忧虑和欣喜。忧虑的是大清整体仍然醉生梦死的走向衰亡,喜的是十一岁的皇帝敏锐的目光仿佛能穿透万里长空看到这些真实的境况,大清可能还有救。 有救没救那是至尊的事,现在的他还得按皇帝的密诏办一件机密的事。 郭嵩焘留在柏林继续指挥着有声有色的中德友好活动,曾纪泽则借考察教育之名,轻车简从得来到了萨克森州的莱比锡城。 莱比锡大学创立于1409年,是欧洲最古老的大学之一,曾纪泽很不明白也很不理解的是,在莱比锡大学里还有什么重要人才让远在万里之外的皇帝陛下如此瞩目。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