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六章 深不可测-《世纪帝国》
第(2/3)页
“不过,俄国这样编制的师有二十八个,我军,只有十二个。”
郑宇差点咬到舌头。
“不过卑职相信,此战我军必胜。”
郑宇忍住吐血的冲动,像看白痴一样看向陆胜。
“我英勇之国防军,攻无不胜,战无不克。”此人的表情有点神神叨叨的意思,“而且,我相信陛下和元帅。”
郑宇摇了摇头,已经把此人定位成关东军少佐一流。他的心情有点乱。莫非原本的判断有问题?这一仗,国内确实是赶鸭子上架?
别看他在东欧忙活了半天,貌似布了一个大局,可他心里比任何人都清楚,这些玩意,最多也就是给沙皇添点堵,对俄国本部的影响不过是心理作用。而且,这些棋子要真的发动起来,必须有一个前提,就是中国在战场上取得了足够重量级的胜利,导致俄国的军事神话破灭,驻东欧的俄军大批东调。否则,那些老百姓根本翻不起什么大浪。
按照目前的情况看来,如果国内不是搞出了秘密武器,比如坦克和俯冲轰炸机之类,恐怕是很难取胜的。但根据记忆,确实不存在这些玩意。
可如果是这样,就该认真媾和吧?至少要拖延时间增强军备才是。可国内怎么看怎么是个气定神闲,只怕你不来的劲头。连自己这个花瓶皇储都被忽悠动心,在这里搞了一出二人转。这葫芦里到底卖的什么药?
沙皇陛下一直保持着军姿笔挺,背着双手,两脚叉开,身边高大的卫士扶着一面巨大的军旗,一个硕大的双头鹰徽迎风摇摆。毫无疑问,此人此刻处于自信心爆棚的状态。
郑宇看着一人一旗,心底里的寒气不由自主地就往上冒。
远处炮兵阵地的方向,一个黑色的大圆球缓缓升了起来。
郑宇的瞳孔猛地收缩。
“是校射气球。”杜胜的语气听起来有些沉重。
今天的惊喜实在太多,郑宇已经有点麻木了。
从八倍蔡司望远镜望去,标定的防御地域是一片丘陵地带,一东一西两个小山头作为防御核心,一条道路从中间穿过。以小山头为核心,构筑了双层堑壕体系,外层的铁丝网,鹿角一应俱全,内层挖掘了四通八达的交通壕,中间搭建了坚固的明暗火力点,左右两个小山头构成交叉火力,中间的道路也铺设了雷区,挖了阻断壕。整个防御态势非常教科书。
按照郑宇对日俄战争前俄军的认识,应该是炮兵轰击,然后步兵密集冲锋,失败了,再轰击,再密集冲锋,用人肉堆过去。二o三的日军,沙河,奉天之战的日俄军,都是这个路子。
演习开始了。
炮火覆盖效果不错,可以看到对交通壕和战壕受到了明显破坏。不过说实在的,根据郑宇多年混迹军文界的经验,七五炮对堑壕的毁伤能力确实有限,八十七毫米野炮的效果只能说差强人意,一五二榴弹炮,二o三重炮,二八o臼炮,三八o臼炮才是王道。虽然炮击看起来声势煊赫,但目测下来,守军存活八成还是大有可能的。但片刻后,郑宇的心沉到了谷底。俄国的重炮终于开火了,那震耳欲聋的轰鸣和巨大的烟柱,无疑属于一五二榴弹炮。在这恐怖的炮击下,原本坚实的防御阵地如同松子壳一样逐渐破碎了。
炮击的同时,哥萨克骑兵展开了战场控制,在侧翼展开骑兵幕,两个支队对敌防御进行了纵深包抄,模拟破坏后方通讯和给养输送,以及前进炮兵支援阵地和指挥部。整个骑兵的编组和展开相当快捷和整齐,按照杜胜的评价,和中国最精锐的骑兵部队相比,恐怕还要略胜一筹。
步兵的攻击,没有采用传统的密集冲锋,而是以散兵线接近,借助地形地物的掩护,一步步逼近敌人,轻机枪和重机枪的火力掩护也算中规中矩,最后五十米的冲锋,居然还甩了两轮貌似手榴弹的东西。在三轮攻势里,尝试了正面火力侦查,然后通过信号旗呼叫炮火再次覆盖,接着是正面牵制,掩护侧翼攻击。各个攻击面上,营级别大概是四百米左右的攻击宽度,按郑宇的判断,如果防御方的火力密度与俄军相当,兵力铺设还是有些过于密集。但这些已经展示出来的东西,已经让他胆战心惊。
这种火力和战术,如果和历史对照一下,恐怕还超越了一战刚开始的德军。就算演习的是俄国最精锐的皇帝近卫部队,也远远颠覆了他所熟知的历史。
此刻,一股寒气已经从他的脚底一直通到后脑勺。
穿越的,也许不仅仅是他郑宇。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