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页 但崔氏家族,听着就很牛皮的样子。 见他如此反应,旁边的沈幼初小声提醒道:“清河崔氏乃大兴的望族之一,虽不及博陵崔氏与我们沈氏,但崔家在中原的官场和沙场上,族中人才辈出,他能前来拜见,宁公子你最好还是见一见吧。” 无论是在京安城还是在金陵城,在闹市还是在乡野。 只要有人的地方,就得讲究人情世故。 既然见一个也是见,见两个也是见,宁无恙挑开车帘。 刚走出去,一股寒风扑面而来,让他差点扭头往回走。 “咳!诸位兄台好。” 宁无恙面对着来自全国各地的才子们,朝着四面八方抱拳一拜。 “在下正是宁无恙,劳各位挂念,我远道而来,连口热饭还没吃上,如果你们想要请教的话,等进了城再说,如果是专门来看个新鲜凑个热闹,要不我站到车顶上让大家一观?” 他并没专门的去与方才说话的崔知秋打招呼。 人情世故归人情世故。 方才来拜见他的人那么多,没必要专门挑出一个名门望族去招呼,给人一种他想要巴结权贵的错觉。 崔知秋能理解,大家以后或许还能做个朋友。 崔知秋不能理解,想以权贵身份高人一等的话,那就让小云飞自己道完谢,他转交完信件,大家各走各的路也挺好的。 道不同不相为谋嘛。 好在。 崔知秋见他并未特殊对待自己,也没有着急,耐心地等着他与大家寒暄完后,这才出声:“大家仰慕宁公子诗仙之名久矣,此次偶遇求见,只是想亲眼瞧瞧,宁诗仙是否如传闻中那般君子无双、风光霁月。” 伸手不打笑人脸,更何况这夸赞的词还挺好听的。 宁无恙又往前站了站,对着崔知秋笑着问:“崔兄如今见到了,觉得像传闻那般吗?” “百闻不如一见。” 崔知秋只看宁无恙的长相,很难想象如此温和的一个人,会像传闻里一样,比起诗词来犹如上了沙场般横冲直撞,不顾他人死活。 可又看到宁无恙此时跳脱的说话做事风格,尽管不如他想象里那般老练稳重,但也少了一分诗仙高高在上的疏离感。 崔知秋知道此时不是攀交情,独占宁无恙时间与其聊天的时候,便命小厮将信件转交给了云飞。 “今日前来拜见宁诗仙的人不计其数,我也不便跟着宁家车队前去拜访宁老将军,改日我再下拜帖可好?”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