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页 苏瑞在结案文书上加盖官印,递给旁边新提拔上来的代理通判秦通判。 此人乃京城秦氏旁枝子弟,曾在下县当主簿,虽能力出众,但因江南道各个官职,做得好了都是肥差,哪怕是京城的一些官宦子弟外派也都喜欢来江南道插一脚。 导致秦通判虽以三甲身份,十六岁入仕,可十四年来一直呆在低品级的下县官位上挪动。 此次成为代理通判,还是苏瑞亲自在府衙接见那些村学教书的学子,看到秦风澜后,想起手底下有这么一位能干的官吏,将其提拔上来的。 按照苏瑞的职权,他定不了六品通判之职,但最近江南道佳绩频出,村学一事也有秦风澜成为领军人物参与其中,他相信陛下一定会予以批准。 坐在旁边的黄大人,一脸羡慕的看着忙活的秦通判,不免酸言酸语起来。 “秦通判,恭喜你啊,得到刺史大人的看重,一下子连升两级,从江南道最穷的下县调到了这金陵府来,你以后可要秉公执法,莫学那叶通判,利用官位中饱私囊。” 黄大人是特意被苏瑞请来,厘清是否与叶家案子有关的官员之一。 在府衙坐了这两天的冷板凳,他无比庆幸自己明哲保身,只为晋王办事,从不为晋王办对自己没用的事的做事准则。 才能让他在叶家的案子里,可以全须全尾的脱身,不至于犯下错误,连如今官居原位的按察使都做不成。 秦通判在听到黄大人的话后,方正的脸上露出一抹有些憨态的笑容,拿着公文对着黄大人作了一揖。 “谨遵按察使大人的教诲,有按察使大人的督促,我等官员定当洁身自好。” 尽管降成了按察使,但也是从五品的官员,还管着金陵各县的官员考核以及民间冤情陈述。 黄大人见秦通判如此重视自己,想到自己比对方官职高,权限大,心里的不满稍微平衡了一些,他看向苏瑞,打探道:“这次官员落马的太多了,也不知陛下会如何安排?” “七品以上陛下安排,七品以下陛下交给本官安排,怎么,黄大人有想举荐的人选?” 苏瑞头也不抬的把整理好的官员缺漏名单,递给了黄大人。 按察使有兼管府县官员的权力,这件事越不过黄大人去。 但苏瑞肯给,说明黄大人不会因为叶家一事的失职,再被免去职务。 黄大人受宠若惊地接过,目光一下子落在了七品以上的地方,仔细的记录着,好把它们每个字刻在脑子里,回头抄录下来送给晋王当礼物。 至于七品以下的……族里倒是有几个不错的后生。 “本官想着从建设村学的那些有功名的学子里,还有对金陵税收有贡献的商户之中,提拔一些七品以下的官员任用试试。” 不等黄大人开口举荐,苏瑞一句话便把黄大人想谋私的话堵回了肚子里。 黄大人想到建设村学的领头人,一个成易一个秦风澜,可都是京城来的大才子,家世雄厚且有功名在身,明年参加春闱绝对榜上有名。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