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二六章 唐-《戎装少主》
第(3/3)页
“你是认真的?”蒂姆?甘比诺觉得自己有必要问眼前的疯子一句。
“当然。”王七步回答的却是底气十足
“好吧,就算是这样,为了表示你的诚意你是不是也该先恢复我们之前的原料供应?”看着王七步那个不知道哪里来的底气而坚决的态度,蒂姆?甘比诺试探的说道。
“这个已经是不可能的了。也许因为消息已经被封闭了的关系你们还不知道,原本供应你们毒-品的那三家毒枭并不只是被打散了。事实上他们已经被一对在丛林中训练的特种士兵从根基上消灭了。所以今后我们只能更换买家了。”将还冒着热气的小笼包丢在蒜碟里的王七步就道“事实上我已经物色了一位李姓将军作为我们今后的主要渠道。”语气轻松而又笃定。
(提到的那个将军。李国辉,当地人称“小李将军”,国-民党陆军第八军七零九团团长,在金三角,这个人物赫赫有名,到了家喻户晓的地步。他是金三角的开山鼻祖,没有李国辉,就没有后来世界闻名的毒品王国金三角。
1950年,李国辉率领李弥第八兵团的一支队伍被解放军击溃,他带领三千多人从四川西昌越过大小凉山,进入滇南丛林,在恶梦般的大森林里挣扎了半个月后,他们终于和早几天过境的谭忠及他的二七八团会合。其后,李国辉与会合的其他残余部队在金三角东北部一处叫做小勐捧的地方成立了一支新的部队“中华民国复兴部队总指挥部”。残军合并后共有战斗员1600余人,李国辉出任总指挥兼第七零九团团长,谭忠任副总指挥兼第二七八团团长,钱运周任参谋长。经过李国辉等人努力,部队最后集结的兵力达到35000人。而且与缅甸政府达成了和平共处默许“条约”,彼此心照不宣。
在此之后李国辉坐镇孟萨,土匪武装纷纷归附或外逃,护商——也就是武装走私鸦片,几乎成了李国辉的独家行业。可以说,金三角武装贩毒的行当,是李国辉和钱运周一手创办并发展起来的。后来的李弥时代、罗星汉时代和坤沙时代等等,都是“摘桃派”,是李国辉的事业继承人。
1950年蒋-介石派李弥率部撤往缅甸、老挝、泰国交界地,任云南省政府主席兼云南绥靖公署主任。李国辉和谭忠得到了蒋-介石的命令,表示一定效忠老长官,把军权完全交出给了李弥。交出军权后的李国辉飞回台湾,“小李将军”靠“护商”养军的时代从此结束了,李最后终老台湾。从此,金三角地区的鸦片生产和贩运,就成了李弥的专利,财源滚滚而来。
缅北金三角地区鸦片的产量,李国辉来到之前的1949年是37吨。这个数字不算太大。因为同年越南、老挝和泰国所产的鸦片就超过了100吨。四国的鸦片产量基本上持平。到1959年,金三角已经经历了李国辉时代、李弥时代和柳元麟时代,年产量也不过翻了一番,达到了60吨。到了坤沙时代,鸦片种植突飞猛涨,在1970年达到了一千吨,八十年代攀升到了两千吨,打破了世界记录。)
第(3/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