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三七、身居高位,恐不免责-《大宋风华》


    第(2/3)页

    他看着李纲的眼神满是激赏,心中甚至难得诗兴大,想要为李纲写一诗。但李纲并没有回看他,只是盯着赵佶,等待皇帝下一步裁决。

    瑟瑟抖的可不只是赵楷一人。

    李彦便是瑟瑟抖者之一,他的名字与李邦彦只有一字之差,但他是宫内的太内宦之一,地位虽然比不上梁师成与童贯,离杨戬却也只有一点点儿。

    李纲的名单上,同样有他的名字。他望了赵楷一眼,眼中满是幽怨,之所以参与此事,还不是因为他暗中支持赵楷!

    正当他恐惧之时,赵佶叹了口气,缓缓踱到屋子的一边,这里挂着一盏玻璃马灯,赵佶将灯罩掀起,把李纲献上的名单塞到了火上,片刻之后,化成一片余烬。

    他苦笑道:“朕都不知道,周铨得罪的人有这么多……这么说来,他倒是孤忠之臣了。”

    当他烧掉布帛时,李纲的眉头就轻轻一挑,不过未曾多言,待听得他这样说,李纲开口道:“臣亦未曾想到过,官家会轻轻放过此事。”

    “卿是实在人。”赵佶感慨地道:“行了,此事到此为止吧,朕实在是不想多生波折。”

    “如官家所愿。”李纲道。

    “都是为了国事,周铨那边,也不必多说什么了。”

    “臣晓得。”

    原本在瑟瑟抖的李彦不抖了,他长舒了一口气,跪在地上的赵楷也终于敢爬起来,这宫室之中原本紧张的气氛消失了。

    唯有李纲,轻轻叹了口气。

    “臣请告退……”他轻声说道。

    “李少卿辛苦,朕都记得了,梁师成,替朕送一送李少卿。”赵佶道。

    梁师成又应了一声,这一次却行动得很迅,陪着李纲走出了宫室。当他们来到延福宫长长的御道上时,梁师成叹气道:“李少卿,家家仍本难念的经,此事李少卿当明白?”

    “下官知道官家之意,不劳梁公多费唇舌,下官一定会守口如瓶。”

    “好,好,李少卿虽是梗直,却也不是不知变通嘛……”

    二人仿佛是打哑谜一般,别人不懂他们的对话,他们自己却是心知肚明。

    向李纲施加压力最多的人,都是赵楷一党,他们共同的目标,就是将赵楷抬上储君之位。

    然后第二多的,就是宗亲,这些人虽然只是些没有实权的闲散王公,却有很大的影响力,特别是对赵佶本人,颇具影响。他们一是报复周铨烧了天水商会,二则还是想着东海商会若大的家当。

    不能打倒周铨,他们就无法瓜分东海商会。

    第三派则是一些想拍赵佶马屁的蠢货,这些人往往只是游说,不会带礼物来,若是扳倒周铨投了赵佶之意,他们自然会跳出来争这“倡”之功,若是不合赵佶之意,他们就会将责任全推到李纲身上来。

    总而言之,这些人对于真正的纵火者都不关心,关心的只是能不能借这次**实现自己的私利。

    李纲叹气摇头的便是这个,泱泱大宋,朱紫权贵尽皆如此……这大宋朝廷,确实需要重新振作一番。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