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页 朱标没有丝毫厌恶不满,一如刚才,笑着点点头,鼓励道:“蒋卿是少有,肯在孤面前,直面剖析自己内心的,不要有顾虑,孤就想听大真话大实话,可你应当清楚,孤这个位置,最难听到的就是大真话大实话,你继续。” “臣……”蒋进忠备受鼓舞,更加没有保留的讲述直收田税、竞拍包税过程中,他的心路变化…… 朱标始终笑容不断,时不时还被蒋进忠逗的爽朗大笑,插嘴点评夸赞几句。 方孝孺在旁侧坐着,速记着。 抬头看看朱标,再看看蒋进忠。 他跟在太子身边虽然不久,但也很少见太子如此高兴。 这位蒋同僚,或许能力不算特别出众,但身上有一些别人没有,独属自己的优点。 某刻。 蒋进忠把事情始末,以及自己的感悟讲完,郑重总结:“臣不敢在太子面前说谎,虽然这次经历,百姓的疾苦,对臣触动很大,但臣内心还是并不纯粹,功名之心还是很强烈。” “还是想升迁,想做大官儿。” 朱标笑着和煦道:“孤看来,这没什么,人怎么可能无欲无求?” “蒋卿可以把你的功名之心,和百姓的命运,百姓的福祉联系起来,两者其实并不冲突。” “太子,点拨臣的那位大才,也对臣说过类似的话!”蒋进忠惊讶抬头,脱口而出。 朱标笑了。 通过整个谈话,他现在明白,老四为何会喜欢这个胖县令,并且愿意点拨几句。 蒋进忠身上的缺点很多。 但最难能可贵的是,这人读书,没有读成那种心思狭隘、满嘴仁义道德,却满肚子蝇营狗苟的奸猾之辈。 反而读成了一个书呆子。 书呆子内在有很多干净的东西,可塑性很强。 再加上蒋进忠此人,完全是照本宣科,教条的照搬书上中庸之道的老辣世故,其实本身并没多少城府心计。 以至于说话做事,总显得滑稽好笑。 让人瞧着又好笑又好气。 依着老四的性格,蒋进忠能入他的眼。 一直读书,两年前,三十多岁,快四十了,才中举,其家族,靠关系才谋了一个外放当官的机会。 蒋进忠不是特别出众,甚至还有些平庸。 但真要论起来,蒋进忠这样的官,放在历朝历代,无数官员中,已经算是好官了。 蒋进忠在他面前所言所行,与他调查蒋进忠的履历对上了。 “周浪,你和孤说说。”朱标转头,笑着对周浪说道。 周浪有些紧张,“太……太子爷,小人……” …… 周浪从自己的角度,讲述了直收田税、竞拍包税,还讲了河堤分工合作的一系列事情。 就连自己家开的浪浪烤鱼都一股脑讲了。 朱标一直耐心认真听着,从中分析着。 ‘周浪的缺点也很多,吃拿卡要,小毛病一身,但这个衙役胜在有良心,有底线,没有做过出格的事,自身条件改变了,有能力了,没有因此而作威作福,愿意做个更有良知的。’ ‘穷,吃拿卡要,做不到独善其身。’ ‘达,虽然做不到兼济天下,但愿意做个更有良知的人,改掉吃拿卡要的坏习惯,愿意对土桥村百姓好,对周围邻里好,对同僚好,也算是个品性不错的人。’ “太子爷,小人做过什么,有什么感悟体会,都说了,再有就是小人以前……”周浪一副,要连小时候偷看邻居婶子洗澡的事情,都要对朱标忏悔讲出来的模样。 朱标忙笑着制止周浪。 看着二人,渐渐收敛笑容,感慨道:“直收田税、竞拍包税从你们口中讲出来,孤对这两件事,有了更深刻的认识。” “孤从这两件事,看到了两个毛病很多,缺点很多的官吏,发生的巨大变化。” “如果咱们大明的官,都能像你们这样,百姓的生活会比现在好很多。” “回去后,你们都要再接再厉。” “是!臣一定谨遵太子教诲。”蒋进忠二人赶忙起身。 等二人说完,朱标压了压手,示意二人坐下,笑着询问:“你们一直反复提及土桥村隐居的一位大才,能不能和孤说说他。” 话罢,朱标扭头,“希直,接下来的话,不要记录,你也不要对外宣扬。” 方孝孺微微愣怔,明白了朱标的意思。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