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页 教学内容,哪怕是很少的教学内容,可以用许多语言表达出来,教师必须像从矿藏中提炼矿石一样高度浓缩,选那些言简意赅的词语来表达。 第二,要抑扬顿挫 俄国契诃夫说:“在一般情况下,应避免使用音色不美,拗口的词”,要抑扬顿挫,讲求音乐美。 第三,要雅俗共赏 课堂用语除了庄重典雅之外,还可用通俗之语。这俗话指广泛流行而又生动活泼的谚语、熟语、歇后语等,增强教学用语的趣味性,与庄重典雅之语共同完成教学任务。 总之,教学用语要达到:准确明晰具有科学性,简洁练达具有逻辑性,生动活泼具有形象性,通俗易懂具有大众性,循循善诱具有启发性,抑扬顿挫具有和谐性。 (二)文明教育培养情操 从学生语言的不文明现象中可见,他们的道德情操是不规范化的,必须对学生进行文明(德育)教育。霍姆林斯基把德育看做是全面发展中“起决定性作用的,主导的成分”,他认为这一原理不是人为的规定,而是社会对教育(包括学校教育)所提出的客观要求。 学生有了高尚美好的情操才能有文明的语言。 (三)精心辅助培养能力 这指教师对学生本身进行的具体工作,它十分重要而艰巨。这要求教师有高度的责任感,渊博的知识,高超的技艺,运用灵活多变的形式并付出辛勤的代价才能奏效。 具体做法: 1要教会说话 既然学生存在着不会说话和说不好话的毛病,教师就要教他会说话,说“好”话,这也是一个最起码的标准。 怎样教呢? 一要结合实例讲解词义、作用及使用方法,使学生获得基础知识,填补空白;二要以教材为蓝本,分析作者是怎样说话的,使学生得到操作的启蒙,积蓄潜力;三要引导学生模仿着说和写,使学生能把话说好,有创造力。 2消灭错别字 怎样消灭错别字呢? 吕淑湘在《错字小议》中说了一些办法,除此之外,还有以下办法: 第一,记住字的读音和形体 平时教生字时,就要求学生把字的读音和形体结构记住,力争多记一些,到具体使用时可避免失误。 第二,掌握字的意义和用法 只要一接触生字,就要把它的意义和用法理解透掌握好,在具体语言环境中选用时就不会出差。 第三,结合语境来选用 写字时,使用者(学生)必须对字的上下文的语境有一个透彻的了解,明白具体语境所要表达的意思,然后选用与之相应的字体,可避免错别字,尤其是要注意区分形近与音近的字。 第四,利用六书造字法辨别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