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8章:回马枪-《我,大明杀神》
第(2/3)页
既然是必输,那为什么刚开始不逃走呢?
原因很简单,他们觉得大明好说话。
仁义二字不仅在大明深入人心,在他国也深入人心,不过深入人心的不是大明的仁义,而是大明除非极个别情况外基本不杀俘虏。
在很多人的眼中,战败了没有关系,举手投降就是了,反正大明也不会杀他们,他们罪,最后还是会被放回去。…
当初的草原是这样,陈季扩是这样,现在的倭国还是这样。
这让朱瞻壑的心中涌起了满满的悲哀。
历史上的草原为什么能够通过兀良哈三卫南迁、北虏入套和左翼蒙古南迁三个步骤让明王朝失去了反攻草原的能力。
是,靖难之役中燕兵攻破焚毁了大量漠南诸卫所的城池是一部分原因,但却并不是最重要的原因。
洪武年间远袭捕鱼儿海,永乐年间六飞五渡,扫荡漠南漠北,草原牧民逃都来不及,又怎么可能会大肆南迁呢?
说到底,还是敌人没清扫干净,再加上明宣宗收缩武事、与民休息,导致草原上遗留的敌人慢慢发展壮大,河套被草原牧民占据,大明最后在土木堡彻底丧失了北伐的实力和斗志。
这也是为什么当初在捕鱼儿海,朱瞻壑力谏朱棣要清洗兀良哈三卫的原因之一。
因为他很清楚,无量哈三卫是除瓦剌之外让大明衰弱的重要因素。
看着红色渐渐淡去的海峡,朱瞻壑深吸一口气。
现在的草原,他管不了,也没有办法插手,但像倭国、暹罗、南掌等国家,他是绝对不会放过的。
往大了说,这是能给汉人王朝留下最后一丝底气,往小了说,这是为了保住自己和自己子孙后代的命运。
思及至此,朱瞻壑深吸一口气,收起望远镜,朝着海岸走去。
总共也就不到一万五千俘虏,一千人一批,十五批就杀完了,连那被染红的海水的颜色都在慢慢变淡,也是时候该动一动了。
“世子殿下!”
还未到海边,将士们就很是自觉地给朱瞻壑让出了一条道路。
“传令下去,就地休整,等船队过来之后立刻登船,渡海!”
“是!”
-----------------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