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5章 谁真谁假-《大理寺小郎君》


    第(1/3)页

    回到镇陵司衙门,元博二人皆是心事重重。

    次日清晨,便匆匆与夜司首告别,返程回京。

    就连夜司首一早起来,为二人精心准备的早点都给免了。

    不过,元博还是留下了一句话,声称皇后不愿让人知道她曾派人来过镇陵司。

    夜司首自然是心有体会,一个劲儿地直言,这数月来并无外人来过此地。

    元博进入镇陵司时,展示过太常令,而太常令目前在金面首座手中。

    这点,在京城是众所周知的事实。

    夜司首常年驻扎于此,可能会孤陋寡闻。

    但京城的人一旦问起,夜司首若说太常卿来过,那么元博到过此地的消息便会泄露。

    追查之下,海公公也可能会有暴露的危险。

    此人极为关键,元博倒是还不愿让他惹上麻烦。

    路上。

    上官玉清欲言又止的模样,问道:“戴面具的...海伯伯的话,你真的信吗?吾父真的会是那种指凶杀人的人?”

    元博摇了摇头,“真真假假,现在不必去下定论。我们法司办案,讲究的是一个客观证据。不会仅凭一人之言,轻易去确认或者否认什么。但有一点是可以大致认定的,海公公并没有把秘密说全,而且他似乎理解错了何为“忠臣”二字。”

    忠臣,有忠于民,有忠于君。

    好比元博前世的抗金名将岳大将军,他带领大军于前线抗击金人,连连大捷,气势如虹。

    眼看即将收复失地,振兴国威。

    奈何朝廷内阁受奸臣蛊惑,连发十几道召回令,命他回朝。

    他自知回朝必定是凶多吉少,但亦是遵诏返回,最终死于奸人之手。

    在元博看来,这才叫忠!

    不论是智忠与愚忠都好,无可厚非。

    而海公公前脚刚说上官锦忠于皇帝,后脚便说他自作主张,安排柳无情刺杀了离王全家。

    这显然并非真正的忠臣所为,忠臣不会自作主张。

    上官锦若忠,皇帝当年发话放过离王之时,他便不可能有杀离王的心思。

    海公公在这个问题的逻辑上,出现了一丝莫名的“偏差”。

    当中,或许有两个可能性。

    第一,海公公说了谎,上官锦并非真正的忠臣。
    第(1/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