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9章 不同的凶手和凶器-《大理寺小郎君》
第(2/3)页
民间私铸,受条件和监察的限制,自然瑕疵明显。
绑在太傅身上的钢丝,显然要低一个水准,且材质不纯。
元博抽出了腰间的官刀,这把官刀乃是精钢所造,也属于军械。
一刀斩在疑似私铸的钢丝上,叮地一声,钢丝应声被斩断。
而斩在军器监出品的钢丝上,刀锋却微微卷起,良次立分。
元博收刀,深沉道:“果真是私铸,但若只是发现这点,还不足让薛大人起疑,是吗?”
薛芸姝暗自点头:“本官还发现太师和太保的死法和死因,和太傅也有区别。”
“薛大人请说!”
“三名死者都是被斩首,但经过切口比对,证实太傅是被人正面割喉断首。另外两人却是从背后被砍下头颅,下手的方向不同。且使用的凶器也不同。”
“哦?三名死者的死因和凶器都确定了吗?”
“太师和太保的死因,是被人斩首而亡。现场的血迹成喷溅状,且切口平整,说明死者是活着被斩首,凶器可能来自某种极为锋利的长剑。而太傅的死因有些蹊跷,现场的血迹平缓流出,他或许在被斩首前,已经死了。”
人若活着被砍下头颅,心脏不会马上停止跳动,身体血液循环仍会持续半分钟左右。
因此,突然将头颅砍下,血压瞬间释放,断首处的鲜血便会呈喷溅状溢出。
而人死后,再砍下头颅,那时心脏已经停止跳动,血液循环停止、凝固,便不会有大肆喷溅而出的迹象。
薛芸姝因此怀疑慕容秋山被砍头时已经身亡,所以现场的血迹很“平缓”,没有大量喷出。
“还有呢?”
元博继续问道。
薛芸姝顿了顿,接道:“发现死者的死因有不同后,我又去了一趟太傅府,再次检查了太傅的遗体。这一回,让我发现了一些隐秘。你先看看这一段钢丝上的血迹。”
说着,便命人将钢丝带到元博面前。
钢丝上有一段带着点点人体组织和血迹,且微微成环形。
元博警觉道:“血迹?太傅是被人先用钢丝勒死,然后才斩首的?他的死因是窒息而亡?”
薛芸姝道:“对!但在太傅的断首处,并未发现勒痕。凶手很可能是沿着脖子上的勒痕,砍下太傅的头颅,以此试图掩盖太傅的真实死因,并隐瞒身份。”
“杀死太傅的凶器是什么?”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