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3章-《抗日坦克兵》


    第(2/3)页

    想到这里,武藤信义迅速走到军用地图前,他在地图上比划着义勇军骑兵袭击的线路图,过了许久,他才转头对所有的军官道:“各位,对付骑兵最好的武器,就是战车!现在支那骑兵化装成我们的人,专门袭击我们的辎重队!我们步兵追又追不上,现在,我们必须让战车队调头,回来追击这些该死的支那人!”

    本来,他是打算调集骑兵去追击的,可是一听说有一万多骑兵,他心想要对付一万多的骑兵,自己要是用骑兵去追击,怎么说也得要两万到三万的骑兵去围追堵截才能保证歼灭对手的骑兵,因此,他这次下了一个最愚蠢的命令,让他们的坦克和装甲车去追击李斌他们的骑兵队。

    这个命令是非常错误的,不仅打乱了计划,而且浪费了日本人坦克原本就不是很强的机动能力。

    日军的部署计划被打乱,他们的坦克装甲车不得不调头,又转向西面去追击李斌他们的骑兵队。

    事实上,日本人的坦克,就是一种垃圾,几块薄铁皮焊接成一个铁皮箱,加上一台汽油发动机,就成为一辆坦克。

    更为离谱的是,两侧的覆带则又高又薄,主动轮在后,诱导轮在前,小直径承重轮多达九个,还有四个托轮。构造既复杂,又不好用。

    可是,当年的日本人就是凭借这样的垃圾,在中国土地上耀武扬威!那是因为中国在当年连垃圾坦克都没有!

    事实上,这样的坦克,在战争中容易被击毁不用说,就说是长途跋涉,也是极其容易出故障的。

    日本人的六十辆**式坦克和八十辆九四式坦克从哈尔滨出发的时候,在半路上就已经有十六辆出了故障中途不得不停下来维修。

    等到武藤信义的命令下来之后,这些坦克又调头追击义勇军骑兵,经过这么一番的折腾,这些坦克又趴卧了十三辆。

    可是,日本人的坦克其实速度也不快,也是很难追上骑兵的。

    就这样,日本人原本想要用来歼灭苇河一带义勇军的“装甲部队”就被李斌的一支小规模骑兵牵着鼻子走,一路走一路出故障,能用的坦克越来越少。

    李斌他们接下来的目标,就是直取哈尔滨机场!

    因为这个时候,日军主力部队都被调动去苇河准备堵截义勇军,事实上在哈尔滨一带都是一片空虚。

    因为哈尔滨日军的兵力不是很多,有限的那么一点点人当然是被集中起来拱卫司令部和伪满政府部门,机场的守备部队不是很多。

    再说就在李斌他们像是钻入铁扇公主肚子里的孙悟空那样在敌人背后捣乱的时候,苇河一带的攻势也在激烈的进展之中。

    苇河一带的义勇军冒着枪林弹雨和日军的轰炸,硬是修复了铁路线。

    七月六日凌晨五时十分,一阵蒸汽机车震耳欲聋的汽笛声把日伪军从睡梦中惊醒。当那些日伪军爬上防御工事的时候,透过茫茫的晨雾,只见一条气吞山河的钢铁巨龙从远方向苇河防线的方向呼啸而来。

    装甲列车在日军防线前缓缓停下,中间的炮车伸出八条支柱,顶在路基上,随后随着电动机的马达声,粗壮的240毫米重炮缓缓扬起黑洞洞的炮口。

    “八嘎!装甲列车!支那人的装甲列车!”梅津美治郎少将惊叫起来。

    他知道,在240毫米重炮面前,任何再坚固的防御工事,都只不过是摆设而已!

    还没有等到他明白过来,只见炮车红光一闪,一团火球从炮口喷出,挟风带电向自己的一座坚固的钢筋水泥堡垒呼啸而去。

    铜皮包裹的炮弹一头钻入两米厚的大碉堡内,白亮的火光一闪,“轰”一声巨响,上百公斤的炸药发生剧烈爆炸,这座碉堡顿时被打开了一个“大天窗”。

    装甲列车调转炮口,对准下一个目标又一次射出一颗炮弹,把另外一座号称“固若金汤”的地堡炸得飞上天空,堡垒内的鬼子全部化为一阵血雨。

    与此同时,小炮车上的小口径火炮和机枪以及机枪车上的机枪也在疯狂倾泻弹雨。趁着猛烈的火力压制敌人的时候,从平板车上丢下一根根钢轨,躲藏在铁路两边的义勇军战士迅速从地面跃起,在火车的前头紧张的架设铁轨,以便于让装甲列车能给继续推进,向纵深发起攻击。

    装甲列车一炮一炮摧毁日本人坚固的工事,地面施工的义勇军工兵也在一步步推进。同时,在地下挖掘壕沟的义勇军战士也加快了推进的速度。

    壕沟一直被挖到距离日本人的第一道战壕不足三十米之处,战士们提着盛满手榴弹的篮子在战壕中奔跑。

    后面大约一百多米之外,无数个“飞雷炮”被架起来,工兵战士们向着被加固过的油桶中加入黑火药和炸药包。

    装甲列车缓缓推进,每前进十余米,就停下来架起重炮一阵猛轰。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