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11 内部矛盾-《大宋八百年》
第(2/3)页
而真正的起因,还是因为行政院正式任命了一名新式文人成为长安边缘一小县的县长,是县长,现在已经没有什么七品知县一说了,只有县长,县长自建一个班子,主政一方,但是律法、监查却是独立的,县长虽然可以主政一方,但是却要受到律法、监查的独立却又交叉式的管理,权力大不如前,土皇帝这东西基本上不可能出现了,除非最上头的监查署、律法院与行政院一个鼻孔出气,就算是如此,也顶多两年,因为监查署的署长是两年一换,就连律法院都是由七位大法官挂名共同执事。
哪怕如此,一名没有任何功名在身的新读书人竟然做了县长,相当于从前的知县,今天可以做知县,明天为什么就不可能成为行政主官?骑到他们这些文人的头上来?旧式文人从来都不承认那些专科出来的学生是真正的读书人,是真正的文人,他们不懂诗词歌赋,只懂策论,虽然这些人也读经义,也读春秋,同样也读儒学,但是却只知其然,不知其所以然,只做了解,只是了解而已,甚至在专科学校考试的时候,这些东西,也只占了百分之三十的分数而已。
对于这种文人打架,林子善懒得管,也不想管,虽然真正的算来,他也算是旧文人,但是他坐在行政主官的这个位子上,左有监查署,右有律法院,甚至还有负责交叉对内的神秘的安全部第二局,林子善在这种大是大非的事情上也不能掺和得太多,毕竟那些专科学校都是在孙阳这个区长的指导下建立起来的。
所以林子善采用了这个时代文人最擅长的手段,长袖子甩得啪啪做响,能拖就拖,拖到孙阳回来再解决。
而现在最需要解决的,还是工人与工厂主之间的矛盾,昨天,超过了一千两百名工人围在行政院大楼之外讨说法,就在昨天一天之内,超过了两百人因为过度疲劳而工伤身亡,这让工人们出离的愤怒了,而那些工厂主们由游说着行政院的官员们,请他们派出治安部队进行镇压。
甚至这些神通广大的工厂主,也就是新生的资产阶级,已经把游说一直探到了自治区中心的参谋部,而参谋部是在孙阳不在的情况下,经过七成同意之后,可以调动在长安城外驻守的那支由一个师轮值的守备部队。
对于这种非敌方入侵的情况下,虽然参谋部内部出现了不同的声音,但是做为参谋长的钱于,这个身体几乎垮掉,但是现在却又神奇的撑过来的第一代老参谋用他的权威压下了不同的声音,意识到了事情的严重性,一连发了三十只信鸽将消息送往五星城,同时严令警备师原地驻守不动,遵守军纪。
而在此驻守的长校师长,原主战一师的师长海牙子,从一个汉奴到一名上校师长,他已经很满足了,而且,他对孙阳的忠诚,并不仅仅是流于表面,而且还模仿到了骨子里,比如,他总是有意无意的抹抹头盔,或是使劲的捏捏鼻子,这些,都是孙阳在思考什么为难事情上的小动作,都被海牙子模仿得维妙维肖。
而听到了城内的渐显乱象,甚至收到了参谋部严令不得乱动的消息,海牙子的第一个反应就是这些人背叛的将军,当场就要点兵入城做战,擒获这些叛乱份子。
但是非战时可是副职说了算的,而副职刘上校却不会蠢到直接与海牙子动硬的,那样的话将意味着一支军队要失去灵魂了,而副职最擅长的是做思想工作,详细的给海牙子分析了一番,军队不动,乱象不可能持久,这只是民间的一点小乱样,行政部门会解决这个问题,而他们这支军队应该做的就是保持冷静,如果现在军队一动,反而会出更大的乱子。
海牙子有些头疼的捏了捏鼻子,终于还是下令,劲风师上下,取消一切休假,全员归营,无命令不得外出,然后就是死命的操练,把士兵都练得筋疲力尽的,也就没有功夫去扯什么乱七八糟的事情了。
结果那些新兴的资产阶级在海牙子的严令之下,连军营的大门都没有进来就被数支百支轻弩给顶了出去,擅长军营,格杀勿论。
而孙阳此时也收到了消息,看着这个消息,孙阳不由得皱了皱眉头,双手紧紧的握着拳头砸着桌子,一双温热的小手从身后伸了过来,按着他的太阳穴,李平在孙阳的身后,虽然没有说话,可是却尽显女人的温柔,根本就没有一丁点后勤少将的雷厉风行。
不得不说李平真的是一个好军官,甚至还是一个好女人,她竟然可以在两个角色之间转换得极为快速,投入工作,她便是最出色的后勤少将,但是在孙阳的身上,她又是最温柔如水的女人。
再凶悍的男人,也不可能伤害一个温柔如水的女人,再凶悍的男人,也会被女人的温柔所融化,所以女人对付男人最有力的武器不是一哭二闹三上吊,而是善解人意,而是温柔,这是上天赐给女人最锋利的女人,无论多么强大的男人,都被斩落下来,而孙阳,便是被李平的温柔所俘虏。
孙阳这一肚子火登时烟消云散,看着手上简短的报告,忍不住叹了口气,“平平,你说我是不是太急了?”孙阳低声说道。
“和蒙古人的战争?”李平问道。
“不,内政!关于自治区的整体改变!是不是太急了!”孙阳喃喃的说道。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