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7 两城战备-《大宋八百年》


    第(2/3)页

    孙阳也懒得和那些文官们一般见识,就算是自己推翻了大宋重建一个王朝,也未必会有大宋朝的那两下子,时代是需要和风细雨的改变,内部争斗已经争斗得够多了,争斗的到最后,只会将一批批的时代精锐磨光,除此之外,没有任何的好处。

    不过让孙阳欣慰的是,大宋受到蒙古人多年的征伐,已经结成了死仇,大宋的军队没有大作为,使得一些有识之士投奔到自治区,加入到自治区的护**当中,孙阳最不怕的就是军事系统里有细杵之类,就怕你不来。

    护**的军事理念的是一切为了华夏文明的延续,与大宋无关,甚至与自治区的关系都日渐淡下去,除了拿军费,军队绝不会介入到民间的各种事件当中去,文官是无法指挥武将的,军事与行政就像是两条平行线,绝不会产生任何的交叉。

    现在由于自治区甚至打下了太原,再加上自治区的声名远播,不断的有人投奔而来,使得治下的汉人有相当多的一部分都是脱离了宋朝统治长达数百年之久的北地汉人,南望王师又一年,一年接一年,渐渐的,情感也淡了,对宋朝并没有太多的归属感,也使得大宋文官系统对自治区的影响也极为有限,自治区只认华夏正统,与姓氏王朝无关的思想也得以顺利的推行着。

    各方各面都在调兵遣将着,如今已是七月,孙阳算计了一下,在北方,冬天打仗是绝不可取的,特别是在寒冬腊月,冻也能把人冻死了,所以蒙古人的攻城之战,必然会在十月之前,十一月中结束,可能时间要更早,准备的时间已经不太足了。

    各种各样的武器装备存储转运,火药武器的存储一直都是个大问题,虽然有石油提炼方面提供了大量的石蜡用来密封,但是以一枚手炮为例,存储的极限最多就是一年,以现在的战争频率还是没有问题的,但是改装研究已经提上了日程。

    北方面军也在增兵,兵力已经达到了十余万,这已经是四大方面军人数最多的军力了,不可能再抽调了,自治区军事最大的问题就是兵力不足,现在要用十几万对付数倍与已的敌人,而且兵力要分散在两座星城之内,使得老狐多少也有些担忧,虽然护**一向擅长以少打多。

    这个问题孙阳也头疼,能抽调的兵力几乎都抽调得差不多,剩下的三个方面军都是必须要驻防的,自治区现在可是四面环敌,南面入蜀之地还有不少的蒙古军被切断在蜀地,而且大宋那头对他们绝对谈不上友好,只不过被大义压着,谁也不敢保证大宋不会趁机咬他们一口,把他们这支精兵一口吞下。

    东面正面临着蒙古人,刘基在那里驻守,这里的兵力也是不能动的,而西面,虽然格勒图虽然被收买,一般的商队出入如同走自家大门一样,只要交足够的钱就行了,但是非我族类,其心必异,也是不得不防的。

    孙阳面对这个问题,使劲的挠了挠脑袋,最后冲着老狐一摊手,“没有,我实在是没法给你再抽调兵力了,顶多就是游骑兵全部调过来,轻骑兵也能调一部分,后勤部队也可以拔给你,不过要等到后勤转运全部结束以后!”

    “蒙古人可以携必胜之势而来,看看这份情报吧!”老狐说着递上一份新的情报,却是蒙古人随军携带了大量的色目工匠,而这些工匠,都是制造回回炮的好手,回回炮全木制造,只要到达了这里,依靠着大青山的木材支援,随时都可以制造出大量的回回炮进行攻城,石重山千,入地七尺的回回炮之威在冷兵器时代绝对是最为强悍的远程武器,甚至不比火药武器差,缺点就是射程没有现在的青铜炮远,总体来说,护**还是占着不小的优势。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