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46 短暂的宁静-《大宋八百年》
第(2/3)页
“我们在哪里,华夏,就在哪里!”每次思想会之后,孙阳都会如此说道。
孙阳一边努力的将这些几乎失去灵魂的奴隶汉人们唤回曾经那份属于汉人的骄傲,一方面,还要关心一下武备的发展,在军事训练上,倒是不用他操太多的人。
一个人的力量再大也有限,孙阳对练兵并不是太在行,无论是老狐、韩老根,还是沉默寡言的刘基,都是当了十余年兵的老兵油子,一直都在混基层,自然精通小部队的练兵之道,并且在学习中,向更大规模的大部队训练转变着。
而孙阳要做的就是从网络上找到各种各样的古代练兵方面,什么岳家军、戚家军、关宁铁骑、解放军等等最有名的部队的训练方法,然后抄录下来,交给基层军官去学习,让他们自行摸索。
不过在抄录这些资料的时候,这毛笔却让孙阳颇为头疼,这东西写起字来,自然不如硬笔那么顺畅,可也要分是在谁的手上。
李平别看打仗不行,但是管理后勤是把子好手,而且这字写得好,最重要是写得快,一支狼尾做的细毫毛笔在他的手上使来,一张张精落的羊皮上一个个字跃而出,看起来有一种用电脑打字的感觉。
一本本羊皮做成的练兵之书,无论最后孙阳这北伐团会走到哪一步,这些书藉最后都将成最珍贵的资料,无论谁得到,就像是得到了武穆遗书一般的奇遇。
把练兵的事交给基层军官,甚至抄录的事情都交给了李平,孙阳关于起武备的发展来。
无论孙阳怎么练兵,汉人都有着天生的,无法弥补的劣势,特别是深入草原以后,这种劣势将会变得越来越明显。
别看孙阳在初入草原这段时间来大杀四方,可是攻击的都是防御力和进攻力在草原上都差到了极点的老弱病残,哪怕如此,他的北伐营也差点被打残,若是碰上正规的蒙古军队怎么办?
蒙古人自幼就在马背上生活,纵马如飞,弯弓射雕,甚至可以毫不客气的说,在东方的历史当中,没有哪支军队有这个时代蒙古军队的战斗力,他们已经将骑兵,特别是轻骑兵运用到了极致,做到了真正的来去如风。
甚至蒙古人可以一人三骑,靠喝马奶,不眠不休的在马上连奔七天,奔袭千里之外,且不需要休息就可以投入战斗,因为他们可以在马背上睡觉。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