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4章 清军炮队-《明末风云起》
第(2/3)页
祖大寿也是低头思索,不知道多尔衮是怎么个意思。他想了一会儿也没有头绪,于是吩咐道:“你去外城(东门外)准备,等一会儿焦灼的时候听我将令,带着蒙古骑兵杀出去!”
“好嘞,就等这一天了,哈哈哈。”祖大弼兴奋的答应着。他就是个不安分的人,这些日子在城里待着没仗打,着实把他憋坏了。
城外,北郊。
多尔衮穿着带有龙纹的棉甲,内里还有锁子甲。虽然热的冒汗,但这是战场,防护是十分必要的。
他坐在凉棚下,问道:“乌真超哈营准备好了没有?”
石廷柱汇报道:“天佑助威大将军炮六十六位,大号十八位,中号三十位,小号十八位,均以准备妥当。”
多尔衮看了石廷柱一眼,说道:“你们有没有把握?可不要把前面的步卒给伤了。”
这次多尔衮排出了新的阵型,大炮在后轰击墩台和炮台,而步兵在前面,等炮台被打垮之后就能上去轻松的占领了。之前的炮台攻坚战打的太费事,而且伤亡不小,所以他做出了改变。不过他还是不放心炮兵的能力,八斤到十六斤的铁弹打出去,要是落在前面步兵的阵列里,那损失可比攻炮台还要大呢。
石廷柱也不敢打保票,只好回道:“这些炮手都是前明登莱降兵,受过红毛鬼的教导,是我朝最精锐的炮手了。”
多尔衮用帕子擦了一把汗,下决心道:“那就这么着吧。传令前面的步卒,胆敢后退者,本人斩首,家人为奴!”
清兵的炮兵部队早早的用三轮车载着大炮前进到合适的位置,瞄准他们前面的目标,定好车轮。准备好火绳、水桶、火药、刷杆这些东西,装药的,装弹的,点火的都各自就位,随时准备开炮。
他们用的是三千斤到五千斤的红夷大炮,比明军在炮台上的佛郎机炮射程要远的多。所以这些炮兵们都不害怕明军的火炮。
这“天佑助威大将军”炮,是根据葡萄牙人的沉船上被冲到岸上的大炮仿制的。还好这些年清兵不断的从明朝掳掠来人口,其中工匠不在少数,这才能够仿制成功。从而一举消除了和明朝炮兵的差距,所以才被命名中用了“天佑”和“助威”。
在炮兵后面的,则是大批的骑兵部队,用来防备明军派大军出来夺炮。对于火炮的重视,清兵比明军有过之而无不及,这可是他们的神兵利器。至于火铳,鸟枪,三眼铳,迅雷铳等等明军种类繁多的火铳,清兵们没有任何兴趣。那些火铳,射程不远,操作繁杂,远远没有弓弩好用。
此时一个骑兵飞奔过来,拿着令旗,大声的喊道:“传睿亲王令,有后退者,本人斩首!家人为奴!即刻开炮!”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