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3章 试验和想法-《明末风云起》


    第(2/3)页

    众人立刻欢呼起来,这威力实在是太可观了。把两寸厚的木板都打碎了,那么步兵和骑兵,不管是有甲还是无甲,在这个距离上都是挡者即死啊。

    李岩感觉还可以,就算是只有四十颗弹丸,也能形成三丈的打击面。将来要是能弄出口径更大的火炮,放的弹丸就更多了,形成的打击面就能更大。这种威力,就算是不能洞穿重甲,被这么砸上一下,也会受内伤的。

    “不错,你们继续试验,”李岩点头道:“把数据都记录下来,过后我要看。”

    “是!”王仁杰答应道。这里由他来负责。

    李岩又补充道:“还有,我会给你们弄些丝绸来,你们用来制作葡萄弹。也打一些近距离的目标,三十步的,二十步的。丝绸烧的快,在近距离的散布面可能会更大些,这样才能对近距离的敌人造成更大的杀伤。”

    “丝绸?是不是太浪费了?”王仁杰提醒道。

    李岩笑道:“打仗本来就是耗钱的事情,这点儿消耗不算什么。只要能够获胜了,缴获,或者是收缴敌人的东西,还有其他的收益,足够抵消战争的损耗就行。要是还能有盈余,那就最好了。”

    “噢,属下记下了。”王仁杰点头答应着。虽然他不知道打仗怎么样才能有其他的收益,但是他还是选择了相信。因为他们就是这么过来的,基本每次和流贼打仗,总是能收缴不少金银和粮食。

    李岩回到了他在县城的家里,他现在在想怎么更容易的制造火铳的弹丸。这些天一直有一个想法在头脑中飞旋,那就是从高处把融化的铅液从合适的漏管中滴落下来,让铅液滴在下落的过程中凝固,然后落到下面的水池中,自然就能得到圆溜溜的铅弹了。

    不过这有几个难点,一个就是高度,要足够的高。要是铅液在空中没有凝固的话,那形状就不能保持。还有一个就是合适的漏管,能让融化的铅液正好滴下的量能形成需要直径的铅弹。这得经过多次的试验,难度不会比用模具制造铅弹小。但是只要试验成功,以后制作铅弹就会容易的多,而且消耗也会小的多。

    李岩纠结了很久,最终才决定要试一试。不过现在以模具制作铅弹的方法还要继续,不能让大炮和火铳没有铅弹测试。而制作足够高的塔台,这还是要交给木工坊来做了,反正现在除了炮架的试制之外,他们也没有什么其他的事情了。

    李岩把周铁匠和黄师傅都叫了过来,画好了示意图,要他们分别做塔台和漏管。黄师傅那里倒是没有什么问题,建木头塔台他们在行。虽然李岩要求的六七丈的高度有些高,但是可以在地面先造好之后,再树立起来也就可以了。

    倒是周铁匠有些不情愿。他说道:“公子,你这又是何必呢?现在又不是不能造铅丸,浪费这么多的精力,有什么用呢?”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