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2章 两个皇帝-《明末风云起》
第(2/3)页
人家孙传庭是剿贼起家的,虽然是文臣,但是久历战阵,还一手练出了战力极强的秦兵,人家去和东虏作战自然是没有什么大问题的。可是刘宇亮是实实在在的文臣,没有领过兵,没有打过仗,和武事能沾的上边儿的,也就是他老人家喜欢击剑。所以刘宇亮在得知卢象升兵败身死,清兵即将到来之后,第一个反应就是跑。马上跑到了孙传庭的大营中,才算是让他惊恐的情绪得到一点儿抚慰。
崇祯见下面的内阁还有六部的大臣都是默默低头站着,没有人想要再出来禀报什么事情了,于是一摆手,道:“退朝!”之后就在大小太监的簇拥下出了偏殿门,坐上御撵,回乾清宫去处理奏折。
这些年的皇帝当下来,他总算是明白过来了,什么大臣名士,清正君子,全都靠不住,还没有他身边的太监可靠。所以他派出了各种的监军,而且绝对要自己批阅奏折,要是实在是困得不行了,也是让太监们给他念,而后他再给出处理意见,之后才交给内阁,拟旨盖印之后就能生效了。现在他才是大明朝廷的大脑,所以他很累,但是觉得时间还是不够用,总是觉得一天要是能有二十四个时辰就好了。
他随意的看了几眼皇宫中寥寥的几盏花灯,有些伤感。他还记得,他刚登基那会儿,宫里的花灯那是用珍珠和琉璃做成的,要是有损坏的,立刻就有小太来更换一个全新的。这才十年的时间,就已经形成了天渊之别,他一直在思考原因,但是至今还没有找到答案。
但是很快,他又恢复了坚毅,他可是要做大明的中兴之主的,是要做名垂青史的有为之君的,怎么能被这一点点的不如意打倒呢?不能,绝对不能!
崇祯君臣还在为济南派兵救援,可是济南早在正月初二就已经陷落了,而崇祯在乎的德王,也已经落在了清军的手里。
八年的时候,凤阳中都被流贼攻破,皇陵被毁。现在济南城破,德王被俘,大明朝的江山社稷是不是真的岌岌可危了?当然,在事后,这些想法会出现在每个人心中,也许也包括此时正在焦虑的想要营救济南的崇祯皇帝,也会这么想的。
锦州城外,清军大营。
多尔衮和岳托带领大军绕道蒙古攻入大明之后,皇太极就带着几万部队来到了锦州,牵制辽东兵马,让他们不敢派兵去救援北京。
巨大的中军大帐中,只有一个炭盆,大帐里和野外一样冷。小太监们冷的打哆嗦,可是坐在帅案后的肥胖的皇太极,却是只穿着单衣,脸上红彤彤的,左手拿着一本书看,右手却是拿着一块儿毛巾,捂住口鼻。等他把毛巾拿下来的时候,上面已经有了一大滩的血迹——皇太极在流鼻血。
“禀皇上,明国的邸报到了。”小太监进来,跪在皇太极的面前,双手托着一本小书。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