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页 寒窗苦读十数载,能不能成,就在今朝了! 而乾都城内,这些天以来,老百姓们茶余饭后,聊的最多的,除了张淮阳战败夷州之外,就是这春闱会试了! …… 太平坊,南和巷。 天府酒楼! 有那么一桌,坐的是两个读书人,彼此正大吐苦水。 “张兄,依我看,今年你还是很有希望的,何故早早就做好了返乡的打算?”其中一人诧异道。 “李兄啊,我也是不得不如此。你可知,参加今年会试的,都是些什么人?”张姓读书人一脸的无奈之色,言语中透着生不逢时。 “什么人?我这些时日以来,只顾埋头读书,对今年状元公的热门人物,倒是不大了解。” “说出来,怕是能吓你一跳。” “这是什么话?我辈读书人,当遇强则强,岂能遇到些许挫折,便自怨自艾,怨天尤人?如此做派,岂不是枉读了那么多圣人文章?”李姓读书人一脸气愤,如是说道。 “这...李兄说得是,倒是我着相了。”张姓读书人面露惭愧之色。 “莫要墨迹了,都快说说,此次会试,都有什么风云人物。”李姓男子催促道。 “别的不说,单单这两人的名头,怕是就能吓退八成的读书人。颍州陈道和赣州贺太白!” “颍州陈道?莫非是那个颍州陈氏的陈道?” 张姓读书人点了点头,叹息道:“颍州乃是百年的世家大族,陈氏又是颍州七氏之中,最为显赫的一支。” “而陈道,便是颍州陈氏这一代,最为出众的后辈,颍州乡试的解元公!” “他的文章,据说当朝阁老看了,都称赞有加!” 李姓读书人听到这,不由得咽了口唾沫:“颍州陈氏是百年的读书世家,素有人杰出世,陈道既然是颍州陈氏这一代最为杰出的后辈,自是不可小觑的。” “那另一位呢??赣州贺太白?这赣州可历来是会试大州,书院满地,文风盛行。我记得景行元年间,会试榜前十甲,赣州考生,足足占了七位!” “这位贺太白,不知是出自赣州十八书院的哪一家?” “白鹿洞!”张姓读书人轻声吐出三字。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