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章 感谢内卷的面试文化-《重生之AI教父》


    第(3/3)页

    孟繁岐基本记得主要的脉络和逻辑,但细微之处却不周全,还需要好好努力打磨一番。

    如果想要分最大的蛋糕,要做的事情还是相当多的,孟繁岐仔细盘算了一下,许多日后ai方向的基石,其实大都在13-15年这段时间提出。

    并且,如果自己频频提前一两年提出算法,发表论文的话,很有可能引起蝴蝶效应,使得领域内的进展更加的快速。导致自己的时间比原本要越少。

    因此,孟繁岐初步规划,在前一到两年,也就是到15年左右,尽量把日后各个方向的最核心算法给实现或者提出理论。

    随后15-18年,主要利用已经换取的资源,经济资源也好流量知名度也好。转移重心把自己的精力主要放在突破人类水平的那几个项目当中,如ai围棋,ai游戏,ai绘画和ai语言等。凭借基于自己算法的ai频频创造击败人类顶级水平的记录。论文只需要少发几篇重要内容就够了。

    一旦过程中积攒了足够的资产,便可以提前大规模持股一些科技公司。等到18-19年,自己便可以逐渐转型,渐渐离开学术界,以投资或者ai创业为主以规避自己逐渐失去的技术优势了。

    除此之外,如果说还缺什么的话,就只能是一个独立的住所。燕京电力大学作为一所电力写在校名中的大学,隔三差五晚上就给学生断电。有时候模型或者算法测试要连续运行几天,孟繁岐并不想整天被晚上的熄灯断电所影响。

    况且电脑若是做算法工作,高负荷运行,动静极大。即便可以在宿舍做这件事,恐怕也会吵得室友们难以入眠。

    在学校附近租一小间吧,自己这两年存的钱刚刚投了btc,实在没办法,只能问兄弟借一些了。

    问兄弟借钱,辈分必然骤降。自己的ai教父之路还没迈出去几步,“叫父”倒成了真。不叫两声爸爸,那几个损货室友又怎么可能借钱给自己?

    “珍惜最后几个月抠抠搜搜的日子吧。”孟繁岐有些忧伤地拍了拍自己空空如也的钱包,“以后可能就再也不知道缺钱是什么感觉了。”


    第(3/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