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章 愿者上钩-《我,汉高祖,竟然穿越宋高宗?》


    第(3/3)页

    见杨沂中真的去安排人去了,正想打个盹,却听见身后有声音传来:

    “辛大人,外面热得紧,何不在小店里来吃上两杯水酒,也好解解暑气儿。”

    回身一看,却见是一名四五十岁的男人。

    “你是何人?”

    “小的姓刘,单名一个‘璃’字,这思北楼,便是小人开的。”

    原来这人,便是思北楼的东家。

    思北思北,态度倒也明显,和自己又还是本家,说不准还是自己的哪个后代,再说了,这天气也确实是热得紧。

    只是稍微考虑了一下,刘邦便接受了他的邀请。

    刘璃特地选了个临街的座位,刚好能把外面的街道一览无余,这倒是合了刘邦的心意。

    “此番多谢辛大人为我思北楼出头,救下了那三位姑娘,这番恩情,思北楼上下铭记于心。”

    言罢,举着酒杯就先干为敬。

    刘邦心头所爱不多,但酒绝对算得上是一个,而且这宋国的酒确实比自己那时候要好喝许多,也不废话,立马就跟了一杯。

    “东家好魄力啊!”

    刘邦盯着楼下街道,似有意无意地说了一句。

    这刘璃不知他怎么夸人这么忽然,便笑道:“辛大人,这话从何说起?”

    “我宰了秦相府的一条狗,人人避之而不及,唯独东家还愿意和我喝上一杯……这事儿本来就和思北楼牵扯颇深,莫非,东家不怕秦相?”

    刘璃愣了一愣,不过很快便道:“辛大人这话说的,您不是也不怕秦相吗?谁规定了,这宋人就一定要怕秦相?再者说了,您不是替我们出的头?忘恩负义的事情,思北楼是决计做不出来的。”

    刘邦的注意力仍在外边,对于这位的话,他只是不置可否的点了点头。

    见他这般,刘璃又道:“不过,辛大人,此番您这般行事,可是招惹了大祸,您却为何没有半点慌张呢?”

    “你是想问……”刘邦终于转过了头来,“我是不是被人给指使的吧?”

    “杨沂中是皇帝的亲军卫队老大,起居舍人又常伴皇帝左右,如今我们两个一起出现,还一起欺了秦相府的面子,东家是觉得,这是皇帝的意思?”

    没想到他这么直接,刘璃轻轻叹了口气:“若真是官家的意思,那可算宋国之幸了,不过咱们皇帝是个什么脾气,辛大人应该比我更清楚吧?”

    刘邦接触过的宋国人里,没有一个不对皇帝尊敬得紧。

    就算怒其不争,但也绝对不会像这个人这样,说话阴阳怪气的,完全没有把皇帝放在眼里的感觉。

    这思北楼,好像有点意思。

    “哦?我还真是不太知道,要不东家给我说说?”

    “辛大人说笑了,从官家还是康王的时候算起,这些事情一时半会儿哪里说得完。”

    “嗯,”刘邦点了点头,重新看向了窗外,“我等的人来了,东家要是再不愿说明来意,我可坐不了多久了。”

    刘璃顺着他的眼神看过去,果然,街头来了一队人马。

    等看清楚了打头这人的脸,刘璃托腮道:“秦相果真是大本事,一家奴耳,我还以为最多到大理寺就够了,没想到直接惊动了张太尉。”

    就算不清楚这人的底细,但‘太尉’这个官职,刘邦却还是认得的。

    没想到,钓了条大鱼出来。

    “你不必刻意说予我听,东家,有事直言。”

    “好!”刘璃拍了拍巴掌,“辛大人这般侠士之风,今儿个世道倒也少见,那,小的便直说了。”

    “这秦桧有多记仇,辛大人和他同朝为官,想必也是知道的。”

    “而如今您又确实是亲手杀了人,就算您圣眷再盛,您觉得,皇帝会为了您而得罪秦桧吗?”

    “到时候不管是不是皇帝主使了这事儿,秦桧惦记的,终究还是只有辛大人一人而已,需要承担责任的,也只有辛大人一人。”

    “所以,这对于您来说,是个必死的局。”

    张俊越来越近,楼下也变得越来越热闹了些,一堆苍蝇看中了秦六的尸体,开始在他的尸体上劳作了起来。

    “那么,我该怎么办?”

    刘璃道:“小人不忍看见大人这般男儿死于秦桧之手,如果辛大人愿意的话,我思北楼还有几艘船儿,送你渡得河去。”

    “辛大人可要快些决断,等张俊发现了您,恐怕到时候您就是想走,也来不及了。”

    “东家,你能告诉我你是做什么的吗?”

    “辛大人勿怪,您现在还是朝廷的起居舍人,小的说不得给您听。”

    “嗯,”刘邦做思索状,张俊也终于到了楼下。

    “正甫,你好糊涂啊!”

    杨沂中看着自己的这位老上司,眼角落在了楼上皇帝的身上。

    刘邦对着他摇了摇头,他便知道应该怎么做了。


    第(3/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