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页 又问:赔了钱,你们就要提告,那你们先前赚了钱的时候,怎么不抱怨呢?总不能好处占尽,坏事都归别人吧? 问得提告之人一楞一楞的! 那文书是个屡试不第的读书人,很是看不惯这些时日兴起的炒股之风,认为淳朴的民风日益沾染了铜臭味,人心不古,世风日下,借机正好教训一下这帮利欲熏心、投机取巧的乡民。 说什么当初锦绣布行的二东家高公子可是亲自下场,举着牌子提醒你们有风险、有风险,你们就是不听。现在赔了本了,当然也怨不得别人! 那些提告之人,自知提告的理由站不住脚,遂作罢。 好在有一位贾先生天天来店里坐镇,也不多说话。只要有人来,他就买。 当天带的钱花光了,他就走人。 他的买价确实低,但好歹那些赔本的人,多少能收回一点本钱。 苍蝇再小也是肉,总比血本无归强。 这个豪横的贾先生,算是为股市稳定兜了底,也总算稳定住了股民的情绪。 事态算是渐渐平息,但众筹票和股票的交易也清淡起来。 锦绣门前空地上,打探消息的黄牛几乎绝迹,只有聊聊几个想碰运气的人,还天天跑到这里来看看,是否有人要买票。 张掌柜在心里抱怨高希,这么艰难的时刻你倒不出现了,至少也应该出现一下,安慰一下他那颗受伤的心灵。 还好,锦绣布行的生意仍旧红红火火,而且越来越红火! 高希始终没来,因为他已经去了松江府城,准备报名参加即将到来的童生试中的最后一级考试:院试。 筹建锦绣织坊的事折腾了几个月,高希的功课倒也不曾耽误。 除了给织坊女工军训的那几天比较忙,其他时候他还是坚持去听课、刷题、练字,每天闻鸡起舞,苦练骑射和擒拿手。 住在丁家村的这段日子,母亲高刘氏的照顾无微不至,高希越发长得强壮。 远看高希虎背熊腰,近看高希又不失恰到好处的书卷气,真正是孔武有力、文武双全,丰神俊秀自不待言。 这不,陆续有远近的好人家托媒人上门说亲。 有些心急的大户人家,雇了媒婆上门,进门二话不说就掏出姑娘的画像,啥条件也不提,反而让高家开条件,就是看中高希了,诚意满满。goΠъorg 对于现在的高家,女方当然不会提什么条件。 高家虽然是小户人家,但就凭现在高希在松江本地的名声和他的那些人脉关系,还有他作为锦绣布行第二大股东的身份,谁家招了高希这样的金龟婿,那才是真正高攀了呢! 高宝和高刘氏知道高希的真实身份,当然不敢胡乱应下亲事,一概婉拒。 丁满堂则派了儿子丁成远亲自登门,愿意两家攀亲,委婉暗示:虽然是我丁家主动提议结亲,但提亲还得男方上门。 袁家这边因为有婚约尚未解除,也不能明提结亲之事。 袁彬带着儿子袁寿上门作客,也表明了今后结亲的意愿,只是不敢提元家那边婚约未除。 这两家,一个是本地大族,得罪不起。另一家,是卫所的将军,高宝夫妇业已知道高希和袁纨两情相悦。 答不答允都不好办,高宝和高刘氏一时愁眉莫展、为难不已,索性先搁在一边再说。 到了八月夏末,松江府衙贴出了院试的榜文。 老规矩,王知县仍旧派人通知沈度,沈度立即遣人告知了高希。 此时,高希根本无心考虑什么成亲的事,也不管低迷的股市和张掌柜望眼欲穿的心情,带着平安,与贵升、金鸿、子龙一道,径自去了松江府城。 高希等人坐着马车一清早就上了路。 约莫走了一半的路程,高希见远处似有一女子坐在路边,看起来像是崴了脚,便让车夫勒住缰绳停了车。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