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九章 鏖战潍水-《草原特种兵》


    第(2/3)页

    4月15日,花帽军前锋抵达潍水东岸,主将李霆将大营扎在青龙山。花帽军前锋统帅正是名将黄掴阿鲁达,当日他并未抢攻河防,只是在河东岸耀武扬威。巴根台来到河岸观察战场,对岸的花帽军旗鼓鲜明,号令严明,果然是天下劲旅。

    他冷笑一声,静静的观察了一会儿。随后传令从参谋本部调拨5千精兵加强防线最右翼的霍仪军,并命霍仪升起山东忠义军主将旗鼓。诸将都大惑不已,为什么巴根台要让右翼升起主将战旗呢?打起来到底听谁的号令呢?巴根台笑而不言。

    回到朱里镇指挥所,巴根台指着作战室的五万分之一地图问诸将:“从这一地区的地形来看,敌军要从潍水东岸渡河进入西岸,只有两条道路,南北各有一条。北面的一条可以从葛东村到西高家庄,南面的一条是从青龙山到望庄。如果你们是李霆,会从哪条路渡河呢?又或者说是两条路一齐渡河?”

    霍仪说道:“花帽军新胜方郭三、刘二祖、天顺王等,将骄兵堕,目中无人。以我推断,他必然是从南面这条路渡河,想趁锐气一举突破我军右翼河防。因为这条线路对于他们最短,最适合发挥他们短促突击的长处。他们本身就兵力不足,分头渡河不合兵法,他一定会集中全力,突击我们防线上一点,而不是两点。”

    巴根台说道:“我和霍将军看法是一样的。如果李霆要集中兵力突击我们右翼的河防,索性我们就成全他,竖起统帅旗鼓,让他误以为我们的指挥中心在右翼。这样他们在南线进攻的劲头就更大,他越集中兵力攻击南线,侧翼就会越薄弱,越暴露。

    等他攻击不利,锐气顿挫,所有的预备队都集中到我军右翼的时候。我再率军潜渡潍水,从北部最薄弱的地区包抄花帽军侧翼,绕道他们后方发起攻击,一举击溃他们。”

    诸将拊掌大笑,对巴,对巴根台的计划十分钦佩。侦察参谋黄凯说道:“我们南线的压力会很大。我记得大帅给我们讲课的时候讲过河防最好是机动设防,将主要兵力配置在后面,随时支援一线部队。像我们这样大军一字排开,必然处处薄弱,如果李霆真的突破我军右翼我们又该如何?”

    巴根台说道:“兵法是死的,要灵活运用才是合格的指挥官。花帽军猛锐善战,重步兵结阵而战,勇悍无双,这是他所长。但是他兵力不足,这又是他所短。我们凭险固守,最大限度的抑制了他的长处。而我们和他们大打消耗战,这又最大限度的暴露了他的短处。

    如果我们仍然用常规战法,敌人固然无法突破我们,但是我们和他们在这里攻防有什么意义呢?顶多使他们粮尽退去,这不是我想要的。我要的是全歼他们,占领全山东!”

    花帽军的威名天下皆知,在座诸将大多是花帽军的手下败将,而巴根台却平静的说出要彻底的消灭花帽军。不经意间,豪迈之气充斥了整个总参大帐,众将精神一振。巴根台原本是蒙古大将,金军最强的部队几乎让他打了个遍,毫无心理畏惧,这就是忠义军诸将不知道的了。

    第二天,花帽军3万余主力赶到,开始砍伐树木,造作舟筏,准备渡河。几日之后,李霆下令先头部队试探性攻击霍仪部在潍水西岸的防线,霍仪军一阵箭雨射退花帽军。

    午后,花帽军饱餐战饭,发起更大规模的渡河攻击。花帽军重步兵准备了大量盾牌,箭雨使他们伤亡甚微。霍仪下令使用重标枪,铁锤敲击的沉重标枪刺穿坚盾重甲,舟筏上的花帽军纷纷中枪落水。少部花帽军终于渡过潍水,嘶吼着冲上来,试图打开铁丝网和阻拦桩。

    霍仪军弓箭手纷纷放箭,花帽军士兵纷纷中箭倒下,只剩下最后的一百多人。这一百多人并不试图退回舟筏上,而是在一位军官的指挥下竖起大盾,长枪在前,短兵在后,列阵而前。

    忠义军大将霍仪看到花帽军的悍勇,也激起了斗志。他命令停止放箭,派一队忠义军士兵放开铁丝网,冲上前去杀掉他们。双方在潍水西岸的滩头上反复厮杀,惨叫声不绝于耳。终于,花帽军全军阵亡,而霍仪军参与进攻的2百士兵也伤亡大半,大量尸体顺着潍水流向下游,潍水成了一条红色的河水。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