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4章:又见面了-《焚天画圣》


    第(1/3)页

    景严静静地站在最后一道门前。

    大厅空旷寂静,因为只有他一人。他不语,大厅中便无声。

    他转过身,看着身后那三道门,露出微笑。

    一路行来,每过一扇门,身边便要少去许多人。而到了最后,便只剩下他一人。

    不过他知道,有一个人亦会来到此处。

    所以他静静地等待着。

    他知道那人与言诚的关系很亲密,很近。因此,他更想破坏这种亲密,这种近。

    至少到目前为止,看来他已经没有杀掉言诚的机会。那么,能让言诚身边的人离其而去,对他来说也是一种痛快的报复。

    也是胜利。

    身后有响声,接着,左边那道门打开,云襄儿缓步走入大厅。

    门关闭,大厅再次静寂无声。

    云襄儿看了景严一眼,便径直向着左边的门走去。

    “这当是最后一道门。”景严说。

    云襄儿未答,伸手抵在门上。

    景严很是不悦。但随即想:这样的女子,愿有这样的资格。于是他微笑,再开口。

    “因为是最后一道门,所以我才在这里等你。”他说。

    “为何等我?”云襄儿问。

    手仍抵在门上。

    “只是想劝你。”景严的态度亦很诚恳。“我们不但是修行者,而且是修行者中的天才。与凡人结交并没有什么,但如果被凡人利用,传出绯闻,那便不妥。你这样高洁的女子,原不应被人在背后议论。”

    “仅因别人背后的言论,我们便应放弃自己的选择?”云襄儿问。

    “人言可畏。”景严说。“尤其对女子而言。”

    “那样活着岂不很累?”云襄儿摇头。

    “言诚只是一个小人。”景严说。“他接近你不过是想利用你。就如同围绕在我身边那些考生。”

    “我不知如何定义君子与小人,但至少在背后说人短长,非君子所为。”云襄儿说。

    “君子中正,不偏不倚,举贤不避亲,举恶不避仇。”景严坦然而言,“这是持义而发的肺腑之言,而非背后诽谤的小人行径。君子只言真理,便有千军万马阻挡,我亦是这么一句。”

    “说得有道理。”云襄儿点头。“也很有气势。”

    又一笑:“不过我听到的道理,与你说的似乎不大一样。”

    “请赐教。”景严恭敬一礼。

    他心中得意,隐约觉得云襄儿慢慢便会为己所动。

    “君子外举不避仇,内举不避子。”云襄儿认真地说。“你若不懂这意思,我便再解释一遍——君子推举贤士时,对外不会避讳自己的仇人,对内不会避讳自己的儿子。再说得直白点,便是举贤之时哪管他是我儿子还是仇人,只要他有那才能与德行,我便推荐。”

    景严的面色微微变化。他本只以为云襄儿只是修行境界了得,不想还是一位才女。想以表面文章唬住对方,全无可能。

    于是正色。

    “那指的是推举贤士。”他说,“而我现在是指出小人。”

    “言诚做了何事,有小人之嫌?”云襄儿认真地问。

    那态度似在请教,于是令景严心情愉悦,以为有机可乘。

    于是再正色。

    “接近修行者,意图利用,这便是小人行径。”景严说。

    “原来如此。”云襄儿点头。

    突然又问:“景公子来此参试,所为为何?”

    景严一怔,脱口口便答:“自然是拜到银光城主,战国大人门下为徒。”

    “为何要拜战国为徒?”云襄儿再问。

    “自然是习得更强念术,纵横天下,一展抱负。”景严答。
    第(1/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