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页 而苏家当年的小院已经看不到了,只剩下一截墙根隐隐露出水面。 没有人居住的屋子没有人气,经久无人打理,怕是在洪水之前就已经成了废墟。 苏家哥仨在那处墙根前站了好一会,又转道,跟村民们问路后,去了石大夫家。 “你们能认出来吗?真的是苏家几个小子回来了?”远远跟在后头不舍得走的村民,看着苏家一行进了石大夫家院子后,实在按捺不住开始低声议论。 “认不出来……当年他们走的时候几个孩子不过四五岁,他们幺宝也才刚满月哩。如今都长大了,看着一点不像庄稼人,更像富贵大户里出来的。” “对对,幺宝!那小姑娘长得好啊!那时候村里婆娘嘴不好,话赶话的还骂过幺宝是灾星来着。” 哪是灾星啊! 这回再见到苏家小辈,穿的好长得好,气质也好,能一下拿出那么多米面给大槐村放粮,看着也绝不是差钱的。 苏家流放后,过得比在大槐村还好了! 什么灾星能把家里带那么旺? 村民们五味杂陈,说不上什么滋味。 不少人心头是羞愧的。 那些话背后说过的人不少,今天人家因着他们给的一点点好处,回来还恩情来了。 真让他们脸上臊得慌。 …… 石大夫家在大槐村另一端靠村口位置。 院子的围墙被冲垮过,之后又重新围上了篱笆。 甜宝几人刚进院子就听到屋里传来的呻吟声。 还有妇人低声啜泣,“现在是什么情形?人大老远来请你就要去?诊费没有不多,把人治好了,自己倒是搁路上把自己摔得起不来了!你说你这么多年到底图什么啊?好名声能当饭吃吗!你要是这么垮了你叫咱这一家子怎么过?啊?粮没有,钱没有!我跟你一块去了得了!” “说什么丧气话,我自己就是大夫,能治好自己……”男人声音虚弱,说话时嗓间有漏风般喘气声,“家里我自己炮制的药材够用了,不用多花钱。”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