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页 赵巧月道: “每个人都有擅长的,孟公子全能, 可见天赋异禀,真是难得的人才。 我很是欣赏。 不过我不怎么懂戏曲,孟公子看着唱吧!” 孟苏听着前边的几句话觉得还可以,等听到最后这句话一噎。 他可以确定这人是真的不是来听戏的,而是来打听消息的。 就是不知这人来打听什么消息。 孟苏道: “既然如此,我就给公子唱一段花木兰如何??” 赵巧月微微眯了眯桃花眸,流露出危险的光芒,眨眼即逝,她笑着道: “可以,孟公子请吧!” 孟公子隔空对外吩咐,几个伴奏的人走了进来,摆起架势,敲锣打鼓中他用他特有的音腔唱起了花木兰替父从军。 赵巧月对咿咿呀呀的戏曲不怎么感兴趣,不代表她坐不住,不愿意听。 春菊和春阳两人听得昏昏欲睡,为了不让自己睡着,他们开始转移自己的注意力,神游远方。 赵巧月全程听完,拍手鼓掌。 虽然不怎么爱听,她还是将孟苏给夸了一遍,从而拉近双方之间的距离感。 春菊和春阳微微讶异看了看赵巧月,瞬间垂头不给孟苏发现他们不对劲的地方。 孟苏听着赵巧月非同别人的称赞,很明白此人不懂戏曲,作为客人他是捧场的。 孟苏配合着她道了谢,询问赵巧月是否还要听什么。 赵巧月拒绝了,转而同孟苏从戏曲聊到了顺天府: “孟公子作为本地人,可知顺天府有什么好玩好吃的地方?” 孟苏反问: “公子您是来求学还是游玩的?” 赵巧月问: “倘若我是来求学的呢?” 孟苏道: “那你可以去书院附近走走,那边有不少读书人可以同公子探讨学问。 也会有人组织去城外游玩,到时候公子同他们一起去也不失一种乐趣。” 这种读书人的聚会赵巧月是知道的。 大家一起真心探讨学问的还好,可若是攀比学问或是为了成就某一个人的,她真不想参加。 以前读书的时候就遇到过,赵巧月从未参加。 只参加了书院组织的一次郊外游玩,其余都是在书院里同最优秀的学子们探讨学问。 与这些志同道合的人,她觉得很不错,完全不存在废话或是攀比。 不过孟苏这样的提议确实适合一个读书人。 赵巧月又问道: “倘若我是来玩的呢?” 孟苏道: “公子可以在城里逛逛,也可以离开城里去郊外赏赏花,或是去寺庙上香游玩。” 这样的回答依旧中规中矩的。 赵巧月没觉得得到想要的答案,她道: “我知道了。 对了,这里安全吗? 我这个人比较怕死,郊外不会闹什么土匪吧?”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