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2章 再次外放上任-《我在古代考科举金榜题名了》


    第(2/3)页

    这样的事情不是没有,而是有太多这样的事情。

    就她先前外放的地方衢州省就有好几位县令在县令的位置轮岗了七八次都有,有人说甚至到致仕都还是县令。

    赵巧月提醒着,柳孟春坦然道:

    “即便如此,这也比在翰林院当一辈子的编修好。”

    修撰着改了又改的书籍,枯燥乏味,还没有什么用途。

    去外边外放至少她可以闯一闯,做一番功绩。

    赵巧月见柳孟春是真想好了,她说:

    “我知道了,待会我会给你一封推荐信,你回去写上一份折子呈递给你的上司,再由你上司呈递到吏部,你就会去往北方某个地方当县令。”

    柳孟春拜谢赵巧月,接过赵巧月当场写的推荐信,她真心道谢就不再打扰赵巧月,便告辞离开了赵家。

    赵巧月则去了后院陪夏娘说说话,毕竟明日她就要离开了。

    翌日一早,赵巧月同夏娘用过早饭,就到了要出发的时辰。

    跪拜夏娘后她将春晖留在了京都,带着春晞和春菊等人坐着马车启程前往她要上任的顺天府,成为总督,管辖着北方地域。

    对于北方这块地域,熟读大荣地域的赵巧月并不陌生。

    只是要管辖好这个地方,赵巧月发现就有些困难了。

    一来有外敌入侵;

    二来这边的百姓们同南方的百姓有很大的不同,民风彪悍,信奉强者,还有一个最重要的是土匪横行,治安混乱;

    三来水利不便,天气不好,庄稼不易存活,百姓们生活苦。

    要解决这些问题,那么北方也会是一个居住好地方。

    赵巧月自从接了圣旨成为一品总督就在思考这么个问题—如何政治清明,百姓们安居乐业。

    突然,马车停了下来,赵巧月听到外边嘈杂声外,还听到有熟人说话声,她掀起帘子看去。

    是宋娇和宋彦林兄妹来了。

    两人向赵巧月行礼问安,寒暄一番,宋娇就将宋母给准备的东西给送上:

    “姑娘,这一次我不能陪你前行,你出门在外,一定要照顾好自己。”

    赵巧月示意春菊接过包袱,看向宋娇道:

    “好,娇娇,京都不必别的地方,让人生活得轻松,你们要是遇到什么困难可以去府里找我母亲。”

    宋娇应了好,又道了谢,就随着宋彦林站到了路边,“姑娘您慢走,一路平安。”

    赵巧月点点头,放下车帘子,随后马车就启程了。

    她不知的是右前方的茶楼二楼靠窗位置坐着两人也是来目送她离开的。

    萧王问道:

    “你真不下去?”

    莫安歌放下茶盏,目光追随着往城外去的马车道:

    “不去了,她现在已经不是初入官场之人,比我预期的还要会照顾自己,我对她从前没有什么可利用的,现在也没有,还是不见的为好。”

    其实,这次赵巧月从外地回来述职,他们每次都有机会交谈的,可她都主动避开了。

    很明显表达了她的态度,他也该认清了,也该识趣了。

    萧王道:

    “你这是决定认命了?”

    莫安歌几不可见地点点头,他是要妥协给现实了,毕竟家族的兴盛责任压在他的身上,他不再是少年,做不到年轻气盛,也做不到恣意妄为。

    萧王这边同莫安歌谈着近日朝堂的形势,也谈着赵巧月的任命对朝堂局势的影响。

    而赵巧月这边的马车如同当年外放那般停靠在城外的亭子附近。

    上次离开在此见的是萧王和莫安歌,这次见的是莫文曜和莫老太太两人。

    她真没有想到他们祖孙会亲自来送她。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