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0章 求学-《我在古代考科举金榜题名了》


    第(3/3)页

    不过是她在末世学过许多语言得来的学习技巧罢了。

    学多种语言,她也是为了活命。

    这样她就不受翻译之人的欺骗,也能刺探到消息。

    而不是靠着翻译器,毕竟她认为的没有什么比自己更可靠。

    如今赵巧月跟着老仆人交流学习,一晚上收获颇多。

    在天色漆黑的时候她就带着宋家兄妹告辞离开了,且同老仆人约定明儿他们还来。

    送走三人,老仆人回到走廊,对老者道:

    “老爷,可有找到传人?”

    老者面上肃然,眼里带着笑意道:

    “找到了,只是让老夫没有想到是一个女娃娃。”

    嗯,她还是一个比许多男子都有长远目光的女子。

    天下分分合合,其中就会有文化的融合。

    北金和大西辽两国就吸收了他们大荣的文化,从中得到发展。

    他们也不应该固步自封,去看看两国的发展。

    只是当今皇上不愿意,自认为大荣地大物博,想要修建长城护国,将北金和大西辽排除在墙外。

    老者想着深沉地叹了一口气,佝偻着身子往屋子走去。

    现在他已经离开国子监,远离朝堂,一切都不是他该担忧的。

    不过他在赵巧月接连好几日找老仆人交流学习的时候他也从旁指点一番,向赵巧月说着北金的文化习俗。

    赵巧月这时就听得非常用心,还会时不时提问,从而同老者,不,柳老夫子谈论当今天下的局势。

    因为柳老夫子少年离家,老年回乡,常年在京都国子监,对大荣京都局势乃至天下局势了解得非常透彻。

    赵巧月从中收获颇多。

    柳老夫子也在同赵巧月的交流中发现赵巧月的见识学识超越他教过大部分学生,震惊同时向她倾囊相授。

    于是两人没有师徒之名,相处起来就像亦师亦友。

    六月三十这日傍晚,要回家休息的赵巧月同柳老夫子问道:

    “夫子,我想要拜您为师,您可愿意认我这个学生?”

    柳老夫子摇摇头拒绝道:

    “老夫能教给你都教得差不多了。

    你想要学的许多东西在应天府书院。

    那里有你的老师,老夫就不占你老师名额了。”

    赵巧月闻言,明白了柳老夫子的意思,她道:

    “学生晓得了。

    您在学生心中永远都是学生的老师。”

    柳老夫子微微颔首道:

    “臭丫头可别在这里煽情,你也改变不了明儿老夫对你的考核。

    这要是不过,老夫绝不会教你大西辽官话。”

    赵巧月一噎,转而又笑着道:

    “夫子你放心,学生不仅要跟您学会大西辽官话,还会跟您学棋艺,争取在八月中旬出师。”

    “臭丫头,心急吃不了热豆腐,老夫可不信你能将老夫所有本事都学了去。”柳老夫子面上说着不信。

    可他心底却是相信的。

    这丫头的学习能力太强了,教她东西,她很快就吸收,学以致用,举一反三。

    柳老夫子教学多年,极少见过这样的人,不过他也是高兴的,生平能遇到。

    这也不枉费他千里迢迢游学所得的学识。


    第(3/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