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8章 探讨学问-《我在古代考科举金榜题名了》


    第(3/3)页

    这要是放在京城,他冷脸拒绝就是了。

    然而面前这姑娘算得上他的救命恩人。

    莫安歌心底千思百转的琢磨着。

    赵巧月轻蹙眉。

    这人思考问题都能走神,看着脑子都不太好使的样子,她要不还是走吧?

    想着,赵巧月抬手在莫安歌面前晃了晃,她道:

    “喂,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不懂就直说呗,我不会笑话你这个聪明人的。”

    莫安歌回神。

    赵巧月立即收回手,给自己倒了一杯白开水喝着,眼神示意莫安歌赶紧回答问题。

    莫安歌走神没注意听赵巧月的问话,厚着脸皮让她重复一遍。

    赵巧月说了,莫安歌不假思索地说出自己的观点。

    赵巧月挑挑眉,对其进行反驳同时不着痕迹提出自己的疑问。

    就这样,两人一来一回地说着学问问题,赵巧月收获挺多的。

    同时也让她心中十分震惊。

    因为莫安歌的回答让她明白他的见识和才华不是光靠书本和私塾就能得来的,还有一个就是身份的局限性。

    难怪寒门子弟愿意寒窗苦读年复一年又年,跻身上层!!!

    中午离开时,赵巧月郑重地朝他拱手作揖道了谢。

    在莫安歌莫名其妙的目光中,她淡定拿着《中庸》离去。

    正巧遇上送大夫回来的宋彦林,回后院的她便同要去厨房给莫安歌拿午饭的他一起顺一段路前行。

    赵巧月问道:

    “大家身体还好吧?”

    宋彦林回应道:

    “大家都没有什么大事。

    大夫说那些孩子个头比同龄人都矮了些,通过食补就能长高,不必喝药。”

    赵巧月又问了问夏娘和宋母的情况,确定她们两都没事,她才询问其他事情……


    第(3/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