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章 家有存款,衣食不愁-《我在古代考科举金榜题名了》


    第(3/3)页

    经过一传两,两传三,宁河镇的人几乎都知道她的手艺,不少有钱人家争相来找她买剪纸画。

    这一个多月靠着剪纸,她家可以说衣食不愁了。

    这不,夏娘将钱数完,已经有两百六十六两了。

    放好钱,夏娘目光复杂地看向未施粉黛的漂亮闺女。

    经过这些日子,家境变化,还有闺女时不时“幸运”捡回来的猎物。

    她们母女肉眼可见的长了些许肉,不再是蜡黄脸,黄如枯草的头发,脸色红润了许多。

    这都是闺女不知何时学会剪纸带来的,让她一度觉得好不真实。

    拉过闺女的手,又软又暖,夏娘方才觉得一切是真的,她问道:

    “闺女,你是打算不再回来了吗?”

    这些日子有不少人想要上门让赵巧月教剪纸手艺。

    有赵三奶奶出面才将人堵在家门口外,同时因为赵三奶奶,她们家少不少麻烦。

    赵巧月因此在教夏娘剪纸的时候毫不吝啬地教赵三奶奶和她的家人。

    作为感谢赵三奶奶的帮忙,使得她能安心读书之余可以安心赚钱。

    可到底还是受了些影响。

    摆摊的时候就会遇到不少村里妇人会凑到摊前找她千方百计想要学剪纸。

    打扰她的生意不说,她们想学,赵巧月愿意教,不过有条件。

    那就是她让她们送上学费,她们就不乐意了。

    她们不乐意给钱,想要白学。

    赵巧月就不乐意教了,那去当学徒的都还要交钱呢。

    这般拒绝后,找她要学的村里人少了不少。

    可赵氏一族中有些人还总是去摊前找她表示想学,还有不少凑热闹的。

    不胜其烦之下,在三月半的时候她就没有再去镇上摆摊,转而接有钱人家的活。

    现在这副富贵牡丹会出现在她家里也是因为这样而来的。

    故而赵巧月还真不太喜欢没有边界又眼红的人打交道。

    她十分认真对夏娘道:

    “娘,我明确告诉你吧!

    我虽然在这里生活了十多年。

    可这个地方对我来说只是流放之地。

    我对靠山村没有半点留念的。

    若是能离开,我会迫不及待地带你离开。

    就是不知娘你怎么想的,愿不愿意跟我离开?”


    第(3/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