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页 兴修水利,统一配种,分发耕牛等。 这些无一不是利民之策。 “八九万户?” 薛庆沉声道:“据此次清查,根据各地官府记录上报,只有不到八千户!” 一语皆惊! “这怎么可能?” “不说其他,光是江淮一带富庶之地,就不止这些吧?” “是啊!” “近年来朝廷多有利民之策,轻赋减徭,兴修水利,比之前朝不知好了多少,怎么能这么少?” “是啊,怎么能这么少?” 薛庆转身,面向关宁。 “陛下,已经元武七年了,土地兼并之风依旧不止,农庄法预推行全国,本要在今年春耕开始,可根本就实行不下去!” “臣命户部官员走访各地,那些富户上农地主等纠集家佣去衙门闹事抵制……看这般情况,别说今年,就是明年后年怕也是推行不下去!” 薛庆言罢,太和殿内噤若寒蝉。 元武五年,科举革时,关宁召集各州主官来京,在当时的还专门让李福主讲了农庄法。 所有人都是抱着听一听的想法。 他们都不看好,原因就在这里。 宜州能实行下去并取得成功,是因为李福为官之前是统领几万人的将军。 强硬推行下去。 你不顺从也得顺从,可这并不适用全国。 关宁听之,他明白薛庆为什么要在这个时候提出,他是想把这个盖子揭开,把这事挑明。 是要告诉所有人。 大宁是一年比一年好,但还没到了可以高枕无忧的地步。 他是要警醒。 繁盛之下依旧有满目疮痍,只不过是暂时掩盖了,还未造成太大问题,如不解决,盛世难存! 是啊! 该解决了! 关宁面色肃穆。 …… 第(3/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