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页 第二天早上,我和小林先取了钱,然后我送她回家,再与老萧一起出发。城里有些堵,开开停停,一个小时才出城。 上了高速好多了。老萧说:“罗总在磨丁,这四个月终于把各种手续都办好了,准备建水果物流中心。名字叫‘旭日物流’。” 我只听着,没有发表议论。 老萧说:“物流是个方向,电子商务时代,缺不了运输。” 我说:“嗯。” 老萧笑道:“哎,是不是在那边发展了一个?我看你经常发呆。” 我笑道:“在陈家镇发展了一个,看你一起去不去。你也顺便可以看看翠花。” 两人边聊边开,两个小时就到了师父的新居,果然还叫悠然居。师父师母、邓总、肖立明都在坪里等着。 我和老萧上前和大家一一握手。邓总指着前面的一块石头说:“我们两师兄,我送石头,你送文字,想好了,我再请人刻上去。 那石头卧在那儿,显然是等着刻文字。 我笑道:“我可以写个草稿,你修改后,署你的大名。“ “那不行呢。我那半桶水,乌乡人都知道。” 我们一边说笑,一边进了屋子。邓总陪着我和老萧参观房子。他说:“先看看你这个在悠然居住了四年多的人,能不能找到感觉。” 客厅、书房、厢房、后院,天井、阁楼……全转了一圈。我说:“找到感觉了,我还是搬回来,再跟师父学徒。” 师父笑道:“邓总做事,用心良苦。每间房子的尺寸大小都是照原来大小设计的。” 我说:“能赚大钱的人,就没有邓总这么高的情商。有这么高的情商的人,又没赚邓总这么多钱。” 老萧说:“这句话增一分太过,减一分就失色,说得恰如其分。” 邓总哈哈大笑道:“两个省城的一唱一和,对付我一个乡下人,用力过猛啊,以后要话下留情啊。” 一路说笑,我们来到书房坐下,只是原来的保姆陈姨年纪大了,家中雇佣了一个三十多岁的女子。看上去是个手脚利索,讲卫生的人。她给我们端茶,肖立明也帮着上水果。 坐下之后,大家就互相问问情况。我才得知师父因为身体的原因,已不太测字算风水。邓总的房地产正在收缩,也在寻找转型。 师父说:“山红,现在你见多识广,你觉得邓总转型,应该向哪个方向发展?” 这一句,把我问住了。我笑道:“师父啊,邓总见多识广,我不从商,这方面见识真不多。” 邓总说道:“参考参考嘛。” “这个,我还真喜欢初九讲十(实)话。我以前跟师父学测字,别人写个字,我依字论事,还可以参谋一下。纯粹的商业,我真是不懂。 不过,任何一行有赚钱的,也有亏本的。以邓总的情商智商,我认为做什么都行,可以说无往不胜。” 邓总指着我笑道:“变油滑了。” 师父说:“富根,你自己有个方向吗?” 第(1/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