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章 入京面圣的冷遇-《大明第一武夫》


    第(3/3)页

    “宣府总督张福臻,奏请调拨纹银五十万两,军粮二十万石,重建宣府,大同、山西三镇兵马。”

    “新任蓟辽总督王永吉,奏请调拨纹银一百万两,军粮二十万石。重建辽东防线,招募蓟镇、山海关、宁远、密云各镇兵马。”

    “总督湖广、河南、四川、长江军务丁启睿,奏请调拨纹银五十万两,军粮二十万石,补充各镇兵马。”

    “保定总督杨文岳,奏请调拨纹银三十万两,军粮十万石,补充军用。”

    ……

    “王大伴,你说说,为何年年剿匪,匪患为何越多?朕的大明江山,难道都是反贼吗?”

    崇祯气呼呼的把这些奏折,一股脑扫落在地,满脸的气愤。

    跪在地上的王承恩,默默低头不语。

    这是国家大事,谨慎的他,向来不轻易插嘴。

    “传旨骆养性,把孙传庭带来见朕吧。”发泄了一番情绪,崇祯瘫坐在龙椅上,吩咐了一声。

    今日在朝会上,潼关前线传来噩耗,三边总督汪乔年,被蚁贼李自成所部杀害。

    短短三个月,三边总督战死两个,这对于大明朝廷来说,无疑是雪上加霜的事情。

    上一任三边总督傅宗龙,也是在与李自成的义军作战,战败被俘所杀。

    大明的三边总督一职,始建于大明弘治十年,主要负责陕西、甘肃、延绥、宁夏军务,也是大明仅次于宣府,蓟辽的实权封疆大吏。

    三边总督连续战败被杀,河南局势一触即溃。

    崇祯也慌了手脚,河南若失,天下必危。

    自古以来,都有得中原者得天下的说法,这可不是一句空话,这代表的天下大势。

    大朝会上,内阁首辅周延儒和兵部尚书陈新甲,都举荐了孙传庭出任三边总督。

    可孙传庭这位大明名将,如今在大牢里,却被足足关了三年。

    这不得不说,是崇祯的悲哀。

    当年他若是不关押孙传庭,而是让洪承畴继续出任三边总督负责剿匪,让孙传庭出任蓟辽总督,天下的局势也许完全就是另一个走向。

    王承恩这边刚刚传完旨意,与前来复命的张云汉遇上。

    “陛下,辽东功臣朱云飞等人已经抵达皇城驿馆,张内侍特来复命。”听到王承恩的汇报,崇祯愣了愣神,这才醒悟过来。

    “那就让兵部论功奏报,由吏部酌情封赏吧。”心情糟糕的崇祯,早忘了当日承诺,要在武英殿宴请朱云飞之事。

    而这就是崇祯骨子里的寡恩刻薄,用得上你的时候,加官进爵,一旦出了差错,不问缘故,立即处死问罪。

    以至于朝堂之上,人人自危,生怕做多错多,功劳没捞到,反而招来灾祸。


    第(3/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