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页 但是,周仁帝沉思了许久。 还是没舍得杀。 是的,是没舍得。 第一是因为,吴忠贤有智谋。 虽然吴忠贤在大周王朝并不出名,远远比不上那些文官大臣。 但只有皇家人才知道,他有真才实学。 治理南方水灾,北方蛮夷入侵这两件大事的时候,文官想不到办法,但吴忠贤出了九条妙计,解决了天灾人祸。 当然,好名声都是皇帝的,没人会知道在背后出谋划策的太监。 其二,吴忠贤也有不错的武力值。 其三,吴忠贤跟随自己父皇那么久。看到吴忠贤,周仁帝也能想到父皇曾经还在世的场景,算是念旧吧。 所以周仁帝没舍得杀吴忠贤,只是架空了他的权利。 算是敲打吴忠贤,告诉他,以后要听自己的话。 只要能像辅佐先皇一样辅佐自己,他同样可以睁一只眼闭一只眼。 毕竟,这是个真正的人才啊! 没办法。如今的周仁帝无人可用! 身边能用的人才,除了表面的皇家御林军和暗地的皇家龙护卫外,再没有任何一个大将。 迫不得已,只能选择拿出父皇留下的这颗暗棋。 周仁帝也想过。 或许父皇的遗旨里,之所以提及只是架空吴忠贤,而没有让他陪葬,或许正是因为如此。 父皇是将吴忠贤留给自己用的。 御书房内。 静的可怕。 只有周仁帝与吴忠贤两人的轻微喘息声。 两人各怀心思。 气氛无比紧张。 吴忠贤也在想,是不是周仁帝发现了自己篡改圣旨的事。 吴忠贤回忆了前身篡改遗旨的事。 前身真的很聪明,他并没有将遗旨里自己的姓名改掉。 而是将内容修改了,从陪葬先皇。改成了让周仁帝架空吴忠贤,以后能用则用,不用就杀…… 这条消息虽然同样很危险。 但却非常符合周武帝的性格。 前身也不愧是跟随周武帝多年的狗腿子,对周武帝的性格了解的太清楚了。 这样修改圣旨,周仁帝即便是看到,也不会有太大怀疑。 如果直接抹去吴忠贤的名字,那就不符合周武帝的性格了。 “其实这样来看,前身除了不想死之外,对周武帝还是很忠心的啊。” 吴忠贤心底感叹一句。 是的,前身除了贪财好权之外,并没有过任何背叛心思。 皇帝交代的事也绝对能完美办成。 这让吴忠贤不禁想到了和珅这个角色。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