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71章 南北之差-《辞金枝》


    第(1/3)页

    听明白了是怎么回事,礼部尚书等人那个窃喜。

    推行新政,本来难啃的骨头是南边。没想到贺清宵作风强硬,杀人见血毫不犹豫,又有大戏民谣使得寻常百姓都站在了新政一方,新政竟推进得顺顺当当。

    礼部尚书等人想起来就心头滴血。他们这些人的老家都在南边,哪个不是良田无数,新政一来损失惨重啊。

    还好,北边阻力重重,没推动。

    虽说新政在北边不顺利改变不了他们利益受损的情况,但不顺利就是大大的利好。

    礼部尚书等人已经意识到,新政的斗争是漫长的。此消彼长,推行中困难重重的话,过个几年或许皇上推行新政的心思就淡了,再或许换了新君呢?

    到那时,他们吐出来的肥肉照样能吞回去。

    总之,新政在北边推进不顺于他们是好消息。

    兴元帝心知这些大臣中至少一半反对新政的,但国之大事召集各部重臣商议也是惯例。

    “北边双林府上千民众聚集抗议,致使政策不能通达,诸卿怎么看?”

    兵部尚书站出来:“臣以为,此风不可助长,应惩戒作乱者。”

    礼部尚书立刻反对:“马尚书没听说么,这些人都是寻常百姓,若动辄以武力镇压,岂不让百姓认定是朝廷暴政?于陛下圣名也会有损啊!”

    兴元帝瞥了礼部尚书一眼。

    六部尚书中,这老小子是最反对新政的,不过今日这话不算错,武力镇压百姓,民间定会传他是暴君。

    要知道防民之口甚于防川,尤其是天高皇帝远的地方。

    兴元帝是开国之君,不拘小节,不怕打仗,可但凡坐上这个位子的人,谁愿百年后落个残暴骂名呢。

    若说为了万千百姓能过上好日子不惜名声,不好意思,兴元帝没这个觉悟。

    在他的认知里,这大夏都是他的,他作为大夏之主,想让子民过得好一些,国库的钱多一些,国祚绵长一些,他自己的风评也很重要啊!

    户部尚书悄悄观察兴元帝神色,也站了出来:“臣也认为此举不妥。南有海寇,北有胡夷,每年军费开支常有超出,再轻易动兵,国库不堪重负啊!”

    说什么新政增加税收,如今一个大子还没见呢,又要花钱?

    “若不能武力驱赶镇压,诸位有何良策?”兴元帝问道。

    “臣认为应当先安抚百姓情绪,新政不可操之过急,徐徐图之为宜。”工部尚书道。
    第(1/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