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71章 三万多课题与项目!-《超级电信帝国》


    第(2/3)页

    特别是为飞讯集团提供主要芯片的德飞凌的高管们更是坐立不安,立即决定派出以副总裁为首的谈判团,准备跟飞讯集团谈判有关加强战略合作的谈判。其实就是想通过一定幅度的降价,劝说飞讯集团少建设、最好不建设芯片生产线。

    “我们德飞凌公司完全可以包圆你们飞讯集团的芯片制造,你们自己还建什么?浪费资金啊。我们的能力不够?简单,我们的生产线扩容就是。什么?我们能扩容为什么你们不能建?因为我们想赚钱……,不,不,因为我们熟练的技术工人、技术专家多啊,你们从零开始,肯定很困难,肯定比我们需要花费很多时间,不是吗?”

    ……

    这些现在都已经与姜新圩没有太多的关系,将管理大权交给了任振飞的他也将麻烦事交了出去。现在的他主要管的是张钢负责的研究院和冷兰负责的投资财务部,而且还只是指导,只在有什么特殊的、关键的的事情时,他才临时过问一下,日常的工作他可不插手。

    比如,刚才冷兰打电话告诉他,以飞讯集团的名义在美国股市买了五点九亿股的微软股票,平均股价大约为零点四美元。因为微软股票经过了两次大跌(之前中华软件推出第一版firebird98操作系统,使微软股价下跌了近二十五个点,这次firebird98+操作系统进入美国市场,加上浏览器、聊天软件同时推出,使微软股票再次腰斩),姜新圩投入的两点五亿美元已经占到了微软公司总市值的百分之一还强!

    他听到这个消息后,只是说了一句:“反正我要入驻微软公司董事会。股票具体怎么操作,由你和梅奥妮安排East—JM投资公司的专业人士决定。你们可以跟飞讯集团联系,怎么运作。”

    虽然他知道微软公司的股票还会下跌,但姜新圩还是愿意花钱买套。他已经不在乎微软股票亏多少了。

    与张钢这个研究院院长的通话就长多了,因为张钢告诉他,四万多前苏联专家在这次项目和课题摸底中,居然一下冒出了三万多个项目和课题,几乎每一个专家都提出了自己的项目和课题,不知道是不是商量好了,这些项目和课题居然重叠的很少。

    要知道这三万多专家学者中,有近万人已经工作在硅晶圆、芯片、电信设备、通信系统、CDMA98标准等领域,有设计的,有制造的,有管理的……,如果让这些人也来提项目和课题,估计项目和课题的总数还要增加。

    姜新圩吃惊地问道:“怎么会有这么多课题、项目?”

    张钢苦笑道:“你有不是不知道你搜集来的是一些什么人。姜董,他们都是大牛啊,几乎都是每一个领域的翘首。我敢说,现在世界上除了美国、英国、法国、日夲和我们华夏,其他国家都不可能有我们飞讯集团这么齐全的专家群了。说不定日夲都没有我们这么齐全的专家。工业、农业、国防、航空、航天、医疗卫生、生物制药、天文地理,哪个领域没有?还有人提出了文学、哲学啥的,反正五花八门,什么都有。我跟你说,有些领域我们也许用不上,但国家绝对需要,里面有很多宝贝,有些专业敏感得我都不敢让别人看。”

    姜新圩想了一下,说道:“你把对我们飞讯集团有联系的留下,包括上次跟你说的压缩机什么的,其他的一股脑交给有关部门,让他们去甄别,让他们去头痛。……,对了,有研究卫星通信的没有,就是那种海事卫星通信的。说不定将来我们飞讯集团还要进入卫星通信行业呢。”

    张钢说道:“这个当然有。通信卫星、侦查卫星、遥感卫星、资源探测卫星。有一个专家说他在资源探测卫星上的研究造诣很深,他在前苏联就是专攻这个,他所主持研发的雷达传感器虽然还不能准确探测地底下的石油具体储量,但大致能判断出有还是无。姜董,这个技术可以牛到天了。我可是知道石油勘探有多烧钱,一支小小的勘探队一年不管有没有勘探到油藏,花费的资金至少上亿,还是美元!”

    姜新圩说道:“他们现在都想多得薪水,哪敢提出没有用的项目和课题?你先给我整理着,过几天我就回来。说不定里面还能弄出一个、两个可以获得诺贝尔奖的超牛课题呢。”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