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1章 技术鉴定会-《超级电信帝国》


    第(2/3)页

    可惜的是,姜新圩没有答应作为主讲人向鉴定组的专家们汇报技术,而是只主讲单晶炉的电气控制技术部分,这让他们有点失望也有点措手不及。虽然电气控制部分也是单晶炉的一个主要部分。但相对炉体而言这些技术又与单晶炉的专业技术相差很大,专家们本想向姜新圩开炮的那些问题一下没有了机会拿出来。而且这些问题这次鉴定会只能作废,他们可不敢用那些问题来询问戴老、金嵩永他们这些真正的专家。

    当然。他们也没有完全放过姜新圩,而是稍微合计了一下,由一位研究计算机控制技术的专家向姜新圩提问。

    当姜新圩讲解完他的电气控制部分后,他就将精心思考出来的问题抛出来,微笑着等待姜新圩回答。

    让这个专家惊讶又难堪的是,年轻的姜新圩三下五除二就把他的问题给回答清楚了,甚至于他还不露痕迹地纠正了专家提问中存在的错误,并就控制技术里的一些负反馈、伺服系统等与之进行了探讨,其探讨的深度和广度远远超过这位专家本身的知识领域,特别是在计算机嵌入式控制方面,这个专家只有听的份,根本不能涉入计算机硬件的内部逻辑技术。

    这位专家倒是坦荡,首先向姜新圩当面承认自己研究的不深,刚才实在有点冒犯,向他表示真挚的道歉,在众专家惊愕的表情中,他开始了向姜新圩请教。

    姜新圩没有谦虚,而是有意卖弄了一些计算机控制技术,用行者的口吻回答了这个专家的一些提问,并就专家小心提出的某个自动控制实例进行了有关逻辑设计,提出了不少实质性的建议,让那个专家欣喜若狂,连连说谢谢,感谢姜新圩为他解决了几个月来苦思冥想的技术疑点,让他有了更多的信心进行下一步的试验了。

    姜新圩知道他提出的这个实例是某种导弹上的控制系统,上辈子的时候他就作为控制专业的专家参与过这种型号导弹的升级,为这种导弹设计过控制软件的功能框架和程序流程图。而目前这个专家进行的却是这种型号导弹的初期设计,相比与这种型号导弹后来的升级版,实在简单之极,就如小学生与大学生的差距。

    不过,他考虑到对方有意保密,说出的东西也是遮遮掩掩,如果不是他前辈子参与过该型号导弹的升级,根本想不到这是用于导弹的,而且现在这种导弹才开始研制,处于极密阶段,他可不想引起有关部门的注意,更不想被文念词的父亲这种人一次又一次劝进军队,所以他就装糊涂,装着不知道这位专家问的是什么玩意,只是就事论事,帮对方解除某些疑惑,帮对方梳理清楚相关逻辑的脉络,甚至明知道他们会在思路上走一段歪路也没有指出来。

    反正他知道我国今后几十年都不可能发生战争,这种型号的导弹从设计到生产到报废都没有用于实战,只有它的改进型在二十一世纪后大量出口到中东国家,现在自己根本没有什么必要指点他们。

    现在指点他们,不但有可能给自己带来莫名的风险,对这些研究导弹的专家们也是拔苗助长。

    单晶炉的技术介绍完了,金嵩永和姜新圩等人也各自说明了单晶炉的先进性,但这些都是理论上的,这种理论上的东西说得再多再好还必须由实践来检验。因此大家都急着等待单晶炉的开炉、取棒和最后的检测。

    鉴定会专家组一个中年男子看着正在运行的单晶炉问道:“这一炉单晶硅生长了多长的时间了?”

    一个操作单晶炉的技术员回答道:“到现在已经六十八小时了。”

    中年男子哦了一声,又问道:“那两炉快到一百五十小时了吧?”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