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页 抗寒土豆口感不好,何天明让人送了十几斤玉米过来,说让两人尝尝鲜。 盛情难却,姜宁收了。 别说,一天经历四季种出来的玉米,跟黑土花园种出来的外形差别不大,但感觉玉米味淡了很多,口感并不算差。 或许,这也是植物经历天灾后的变异。 担心夜长梦多,何天明又往官方工作中心跑,还真叫来了大货车。 全体社员出动,挖土豆,收红薯,摘玉米,简直不要太热闹。 人多力量大,一天全部搞定。 现场称重,哪怕足足十来亩的粮食,离交拼房物资还是有缺口。 何天明没办法,又号召各家拿菜干出来凑数。 青菜长得快,收了就晒成菜干,每家出了三十几斤,勉强把数给凑齐了。 幸好这几个月没少挖野菜,否则家里真揭不开锅。 但不管怎么说,总归是在末世中有了落脚安家的房子,虽然只能一家人挤在一个房间,但总比流浪街头做难民强。 而且只是开始而已,指不定以后经过努力能换成大房子。 人总归要有梦想的,否则活着太痛苦。 房子还没建好,离搬家还需一段时间,社员还是不能歇。 妇孺们继续种青菜,自留种跟农科院发的,全部分开种下去。 争取在搬家之前多种几茬,毕竟搬过去可没地方种了,以后的生计还没着落呢。 年轻力壮的继续挖沙或拾荒,赚积分装修房子。 别的不说,门窗总是要装的。 杨伟民突发奇想,“到时我们租个车,把奥园能拆的全部运到新城区,不但可以自己装修,还可以卖给有需求的人,到时可以交易物资。” 奥园别的不多,门窗最是不缺,拆就是了。 “这个倒是好主意,但是到哪里弄车呢?” “霍翊深不是经常开货车么,到时问问他在哪里租的,我们付租金就行了。” 提起这茬,何天明想了正事,“我们留出来的土豆没问题吧?要把太阳能发电机赎回来的。” “没问题,都留出来了。” 何天明赶紧联系霍翊深,归还种豆以及两成的利息。 约好时间,霍翊深开着货车从外面进来…… 第(3/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