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十四章 不字-《文娱之我只是个演员》


    第(2/3)页

    “呦呵。”

    倪大虹那略显暗哑的声音当即传来。

    随着他的声音,徐容三人当即“应激性”的扭过头,望向门口。

    倪大虹眼睑低垂着,嘴角微微上扬,弯着腰,右手杵在腰前,似乎盘着两个核桃,左手背在腰后,脚下迈着八字步,不疾不徐地走了过来:“碰上耍光棍的了,耍光棍的祖宗在这院里呢!”

    他的声音很平,只在“祖宗”上落了重音,因为作为见惯了大世面的帮派之主,跟前的仨人尽管俩人举着枪,一人握着手榴弹,但丝毫不能影响他的情绪。

    在倪大虹走过来的过程中,徐容、王镭和李建三人的反应也各不相同。

    徐容清楚,从倪大虹那句剧本当中没有的“呦呵”开始,他已经又出了一题。

    在影视拍摄过程中,镜头给到某个演员特写时,对手演员并不需要太过强烈的反馈,因为即使做再多的动作、表情,镜头也不会给到。

    但在话剧表演中,每一个台上演员都在观众的视野范围之内,也就意味着,哪怕没有台词的演员,但凡处在舞台上,也都必须时时刻刻按照其人物性格、角色定位行动,而不能跟个木头桩子似的杵在那儿等下一句词。

    在倪大虹从门口慢慢悠悠地走过来的过程中,李建的视线,始终没有离开倪大虹,随着他的移动转动着脑袋。

    王镭则立刻调转了大拇指和食指做的枪,对准了倪大虹,

    而徐容看了一眼之后,举在胸前的双手举的更高了点,但在这个动作之后,他的眼珠又转了回来,头也跟着又往前探了几公分,眼睛稍微眯缝了点,微张的嘴唇,露出轻微咬着的牙口。

    在规定的情境中,一旦他做出高举手榴弹的动作,那么崔小辫的手下混混,必然会做出正常的应激反应,比如将枪口再往前怼。

    这个时候,他必须给出更加强势的应对,以显示对当前情形一无所知下的“无所畏惧”。

    这在表演当中,叫做真听、真看、真感受。

    演戏并不是把台词说出来,而是活在那个真实的情境当中,现实生活中,一个人一旦有所行动,和他相关人,必然也会给出其合理的反馈。

    同时这也是“节奏”的核心,只有对同演者的每一个动作、语言、行动给出合理反馈,才能让对方按照适合其角色性格做出行动。

    就像一个刚开始学走路的孩子摔倒,哇哇的哭,家长的合理行为是去安慰,那么随着家长的安慰,孩子也必然会哭的更响亮。

    孩子的行为符合他的行为逻辑,大人的行为也必须符合其行为逻辑,而徐容所做的,就是知道孩子定然会哭的更大声前提下,做出了与“安慰”性质类似的行为,以引导孩子更大声地哭。

    王镭皱着眉头瞧着缓缓走来的倪大虹,对方给他感觉,和他以往印象里的倪大虹有点不一样,倪大虹是国话演员,与绝大多数同行差不多,长于台词和肢体,可是今天,他竟然罕见地发现倪大虹竟然开始调动起了微表情。

    等倪大虹来到三人跟前,脑袋不动,眼珠子在仨人身上来回扫视着。

    王镭一只手抬着,声音压的更低了点,道:“我们是来衡水打鬼子的,看在老乡的份上,行个方便呗?”

    倪大虹挑了下下巴,道:“爷们,北平的吧?”

    “是啊......”

    一场排完,高涵忙记录起这场戏演员的走位,好到实拍时合理安排群演和镜头。

    徐记周拍了拍他的胳膊,摇着头道:“不用记,没卵用。”

    高涵疑惑地问道:“为啥?”

    徐记周扶了下国字脸上的黑框眼睛,道:“到实拍的时候,群演上场,他们肯定不会照着刚才排的演。”

    与此同时,会议室内响起了“哗啦啦”的掌声。

    “卧槽,我今儿算是明白了,人家贵真是有贵的道理,那眼神,看着真吓人。”

    “感觉他们俩完全两种不同风格的台词更精彩。”

    “......”

    一场排完,徐容爬了起来,伸手拉起了旁边的王镭和李建,转过头笑着对倪大虹略带深意地道:“倪老师,力度不小啊?”

    王镭发现的问题,他也意识到了。

    刚才的那场戏,李建其实完完全全的被锤爆了,他忽略了这场戏当中从一开始就一直存在的考点。

    无实物。

    倪大虹手里盘着狮子头,他们三个的手里也没空着,但是李建没有和他的道具互动,让其发挥其存在的意义。
    第(2/3)页